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古體詩 -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F%A4%E4%BD%93%E8%AF%97

古體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體詩,是中國的一種。又稱古風。有下列幾種定義

最基本的說法

是指年代古久到作者,詩體等都已不可考的詩詞,一般就稱之為古體詩。最早的古詩據稱為:「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古體詩是指以往的文人以優美而簡短的文字形式來訴說自己情感。

較學術的定義

在中國唐朝之前的詩,往往都稱為古體詩,而唐朝之後,就稱為近體詩。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古體詩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多半是字數不拘的偶數句,不嚴格講究平仄對仗,也不講究韻腳。還有相當一部分唐朝或之後的詩作故意依古體而不依今體,也屬於古體詩。

其他定義

  • 有時古體詩又被定義為六朝以前通行的詩體,但這個定義目前比較少用,因讀者往往會不知「六朝」以前是否包括六朝。若明確地說,應是唐朝以前。
  • 唐宋時的詩如果符合學術上定義,多半是字數不拘的偶數句,不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韻腳,是否能叫古體詩,這一點尚有爭議。
因此古體詩事實上仍有詩體與作者的基本資料,最基本的體裁是五言古詩,以及七言古詩。全部體裁則可分為七種:四言、五言、七言、五七雜言、三七雜言、三五七雜言、錯綜雜言。此外,樂府通常也歸類為古體詩。
今日中國最廣為人知的古體詩多為五言詩或七言詩,具代表性的有《古詩十九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陳子昂之《登幽州臺歌》、李白的諸多古風杜甫三吏三別、《琵琶行》,等等。四言詩有諸如曹操的《觀滄海》。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08:36。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