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中國文化概論‧藝術》 - 韋政通

http://data.szetoho.edu.hk/~ckm2/main_folder/chi_culture/paper_2/6_articles/art_cws/chi_art_basic_wct.htm


中國文化概論‧藝術 韋政通

     中國的藝術和文學一樣,有著很高的成就。在這一方面,不但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也早已成為世人共同享有的文化遺產。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 歷史中,現在年輕的一代,已只知道,中國曾接受了西洋的民主制度和科學技術;而不知道,在十七、八世紀時,中國的文化也曾給西方文化很大的衝擊,尤其是中 國的藝術,在西方曾產生過不小的影響。清末民初以來,部分西方人由於中國科學的落後,因而低估了中國文化,但很少人不傾慕中國的藝術。我們一些新派的知識 份子,也因受西方人的影響,而攻擊傳統文化,卻忽視了祖先在藝術方面的高度成就。照現在所已知道的來看,中國文學和中國藝術,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有 不朽價值的兩個部分。西方人談歷史文化者,每以為中國文化到兩漢即已停滯不進,漸趨於僵化。能使中國人最有力地來辯駁這些論斷的,就是藝術。中國的藝術, 從商、周起,經過三千多年,一直到宋、元,都是不斷推陳出新,具有充沛的生命在發展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實以藝術最具有完整發展的歷程。這是因為經由南 北朝大量吸收外來文化以後,所形成的新宗教、新哲學,雖與先秦原來的途轍不合,但新宗教新哲學,無論是修養工夫,或是開闢的人生境界,都有利於藝術的創 造。隋、唐以後,中國藝術,實已成為中國文化精神的結晶,中國人生智慧的高度表現。

 第一節特徵

     講藝術的特徵,是很難的事。因為藝術在文化中是最表現個性的,同時也最代表地域的色彩。再說各時代也有各時代的特徵。例如中國的繪畫,自唐代起,就南北分 宗,南北表現的畫風,迥然不同;很難用幾個抽象的特徵,就能概括得了由這種不同畫風所產的藝術。所以下面所說的特徵,與其說是藝術的特徵,不如說是藝術精 神的特徵,這是從更高層次的一種觀察。

 (一)藝術生活化

     西方和印度的藝術,和宗教的關係非常密切,中國的藝術,從上古時代起,就與現實的生活聯繫在一起。前者往往代表超世的傾向,後者則表現一種人間性。由於這種人間性,促使中國的藝術趨於生活化。

        中國上古時代的文化,是以禮樂為主,禮樂是那時代人生活的主宰。禮樂是一種廣義的藝術,生活在禮樂中,就無異生活在濃厚的藝術氣氛中。桑戴克(L. Thorndike)在世界文化史中,敘及中國藝術的特徵時,曾說:「在藝術方面,中國人喜歡繪畫甚於紀念碑;在社會生活方面,他們喜歡禮節甚於實際生 活;他們崇拜祖先,用繼續不斷的祭禮而不用經久的墳墓。」中國人為甚麼喜歡繪畫甚於紀念碑?又為甚麼用祭禮而不重墳墓?這是因紀念碑和墳墓都屬生活以外的 國人喜歡把實際生活禮節化,加強生活中的藝術氣氛。西方人欣賞紀念碑、墳墓等建築藝術,與他們的重智重客觀的文化精神,正相孚應。代表中國人藝術最高成就 的是繪畫,中國畫表現的是與造化遊,與自然相和融的精神,是沒有主客對待的境界。因此培養出「物我兩忘以通情」,「怡神遊情」,以及「畫乃心運」等等頗為 特殊的藝術觀。這都證明中國的藝術是與現實生活密切聯聯的。

        蘇格拉底和孔子,都以處理道德問題為主。蘇氏處理的方法是智性的,孔氏處理的方法是直覺的。後者更接近一種藝術的精神。孔子和蘇格拉底人格形態的不同,也 可以從孔子的生活中更具有藝術的情趣這一點來鑒別。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又笑弦歌之聲,讚曾點之志,無一不表示孔子之沉緬藝術,與欣賞藝術的情趣。孔 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假如「興」,「立」,「成」是代表人生的不同階段的話,那末孔子理想的人生,實是與藝術相終始。尤其是「遊於藝」之 言,似已為後世藝術精神的發展,指出一個方向。如後代的畫,即純為文人高士的一種生活消遣,表現一種遊戲的精神;這種精神,使中國的藝術,不致成為商業 化。中國的建築,如亭、塔、閣,以及貫串千門萬戶的曲折迴廊,都可使人遊於其中。這些都足以說明中國藝術生活化的特徵。

 (二)美即象徵善

     這一個特徵,顯然與中國重德精神的文化相關。在重德精神的文化裏,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無一不受其影響,甚至為其主宰。西方人講道德,喜把各種德目, 通過定義法予以概念化。中國人講道德,特重從心靈去體現。這種從內心體現善的精神,極容易與藝術的心境相通。孔子說:「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裏所 說的藝,就是統於道德精神的藝。在這裏,美和善是互通的。孟子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也是把美和善在人的心靈上相結合 了。這種思想影響中國的藝術觀很大。晉代王羲之在學畫論中就曾說,作品是以畫家的人格為基礎的,所以畫家要常常留意於人格的修養。中國歷代的畫家,大致都 很重視修養,畫品的高低,也就反映著畫家修養的深淺。在中國文化精神裏,美與善的截然區分,頗不容易。一幅美的畫,令人悠然神往,當這種自棄忘我的心境出 現時,謂其為美,誠然;謂其為善的,似亦無不可。把握了這一點,對唐、宋以來,佛教禪宗的修養工夫,與畫家的修養工夫相結合這事實,就不難理解。民初蔡元 培輩有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倡,一部分的理由,也可以在這裏了解。

        在中國文化裏,不僅以美與善在心靈上可以互通,且以為美的對象亦即象徵善。荀子裏有一段記載:「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 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 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必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水是美的,無論是溪流,是大海;無論是波平 如鏡,或是波濤洶湧,都可以給人一種美感。中國道德家,卻可以從形形色色的水的美妙姿態中,體會到各種的善;這與儒家的宇宙觀又有關。在儒家心目中的宇宙 萬物,是洋溢著生機、生意、生德的。所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歎,照宋儒解釋,就是孔子體現到宇宙的浩浩道體了。這是道德的宇宙觀,同時也是 藝術的宇宙觀。

        清人張潮,是一位極能體會藝術與生活關係的詩人。他說:「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蓮令人淡,牡丹令人豪,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這也可以說明從美 的對象中體會到善。無異是把植物有情化,人格化了。在中國人的世界裏,道德生活和美的對象,可以說是互惠的;道德修養,有助於藝術的修養;藝術的對象,也 足以激發人的高情逸志、陶冶德性。而這種藝術精神的根源,是來自中國文化中的道德和藝術合一的宇宙觀。

 (三)不尚形似重傳神

     大致在隋唐以前,中國的畫,主要走的仍是寫實的路子。隋唐以後,因受了新宗教新哲學的影響,愈往後愈不尚形似重傳神。若就隋唐以後南北分宗的情形看,則南 人重寫意,北人重寫實。而以寫意的境界為高。寫意傳神,不尚形似,在中國早就懸為繪畫的理想。唐代張彥遠就說「得其形似,則無氣韻。」故後世畫家,凡重氣 韻者,則必輕形似。如蘇東坡有句名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影響所及,使畫家們都憑意臆構,有稱作畫即「寫胸中逸氣」者。這並不是說,中國畫家, 到此已完全捨棄寫實,而只是不以寫實為終極的理想。同時中國藝術的寫實,也不像西方自然主義藝術家的纖毫畢現,力求肖似。西方藝術家的寫實,多少是受到科 學態度的影響。在中國,由於藝術精神的過份發展,反使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未能順利地成長。

        中國藝術不尚形似重傳神的特徵,除了繪畫以外,在國劇中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傳統的國劇,最重要的一點精神,就是絕對避免寫實。無論是發聲、動作‧臉譜、 對白、都莫不如此。齊如山說:「他(國劇)為甚麼要不許寫實呢?因為他是來源於古代的歌舞,所以他永遠要保存看古代歌舞的本質。 因為處處要含有歌舞的意義,所以絕對不許寫實。因為一有寫實,則去歌舞太遠,不但 壞了國劇的原則,且也不夠美術了。」現代人往往用寫實的眼光批評國劇,這明是受了西方戲劇觀點的影響。已很少人知道,國劇和繪畫一樣,都是最能表現傳統藝 術精神的。所以要真正欣賞國劇,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藝術精神。

 第二節 繪 畫

     佛教進入中國,是中國文化中的一件大事。佛教給予中國文化的影響,既普遍又深遠。要了解兩漢以後的文化,和兩漢以前的文化之所以不同,首先必須先把握這一外來文化的因素。

        兩漢以後,中國的學術思想,在佛教超世精神的鉅大影響下,始終未能完全發揚先秦儒家重外王重現世的精神,這方面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因其促使中國文化喪失 了原有的健康生命。但在藝術方面,佛教所給予中國文化的,情形卻正相反。佛教的宗教藝術,不但有助於中國藝術獨立領域的開闢,且使中國藝術獲得了新的生 命。假如沒有佛教的滲入,南北朝以後,藝術方面是否能有那樣的高度成就,實是一大疑問。

        在兩漢以前,繪畫主要是以宣揚政教為主,多出於實用的動機,純粹出於藝術動機而作畫的畫家這種人物,在那時代還沒有出現。到了南北朝,由於佛像、壁畫,帶 來的新畫風新技巧的刺激,才使繪畫逐漸掙脫了傳統的 絆,開闢了審美藝術的新天地。首先受其影響的是人物畫。在這個時代,人物畫大家如衛協、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諸人,都曾為中國的人物畫藝術,樹立 了極佳的典型。唐朝,是人物畫臻於巔峰的時期,有「百代畫聖」之譽的吳道子,就生於這時代。他所晝的佛、道人物,極富創意。他的繪畫天才是多方面的,不僅 使人物畫臻於極境,即山水、臺榭、樹木、鬼神、禽獸,亦無一不能,不愧為畫道中的全才。到宋朝,人物畫漸趨衰微,它的地位是被山水畫所取代。

        代表中國藝術最高成就的是繪畫,繪畫中成就最高的,推山水。

        山水畫在中國畫史中興起的原因,據畫家黃君璧說,是「因佛老崇尚自然,使得士大夫們的眼界擴放於山水之間。加以晉代渡遷,南地風物優美,煙波浩渺,令人深 愛,激發了表現的動機,因在人物以外,山水及其他品類的繪畫,日以盛興。」如果我們對照一下文學史的發展情形,還可以發現另外一個原因,即曾受到山水文學 的啟迪。在中國歷史上,山水文學的成熟,遠在山水畫之前。

        為甚麼山水畫,會獲得那樣高的成就?原因之一,是因畫家藉重了文學的意境,和文學的靈感。唐、宋時代,第一流的畫家,往往多層第一流的文學家,這在東西方 的藝術史上,還很少先例。這一大特色,使中國畫史中產生了獨有的「文人畫」。虞君質說:「中國過去的歷代主政者,對於畫道的獎勵以及畫人的優遇,當以宋代 為首屈一指。宋尚文治,設翰林畫院,選拔人材的標準除了詩文論策以外,兼試繪畫。同時並經常以敕令公佈畫題於天下,而畫題大抵引用古人詩句,使應試畫人於 筆墨技巧之外,兼求思想揣摩的妙合,無形中使畫人兼具文人思想。這樣『重文』的風氣養成以後,宋、元畫家多能用形象的藝術發詩文的涵蘊,構思入微,神趣天 成,形成了繪畫史上『文人畫』的空前發展。」可見文人畫的發展,與當時朝廷的鼓勵,也有很大關係。

        虞君質在其藝術概論一書中,曾論及「禪道」與「畫道」的密切關係,稱之為「東方人文思想的雙璧」。這一理解,不但極有助於了解宋、元的畫,也可以促成我們 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反思。傳統儒家的哲學,自始就是缺乏「理智為用」之精神的,它是一種境界形態的哲學,也是追求境界的一種人生智慧,禪宗實代表這種哲學, 這種人生智慧最圓成的表現。禪宗在精神世界裏所悟到的智慧、境界,如簡、靜、淡、雅的教風,無一不直接影響到宋、元人的畫風。在這個時代裏,禪家在人生智 慧方面的創造,實為繪畫藝術提供了極可貴豐富的養素。到此,才能了解宋、元山水畫所以有特殊成就最深刻的原因。

        山水畫崛起於盛唐,而極盛於宋,境界最高的畫,也多產於宋代。畫史上的南北分宗,始於唐。北宗以李思訓,李昭道為始祖,繼起者有李昇、趙幹、趙伯駒、夏 珪、馬遠。南宗以吳道子、王維為始祖,繼起者有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米芾。南北之異,主要在其畫風:北主陽剛,南主陰柔;北貴勁遒,南貴秀逸。

        中國的畫家,除人物、山水以外,對花、鳥、梅、菊、蘭、竹,也有特殊的愛好。花、鳥畫,始於六朝而盛於唐;梅、菊、蘭、竹,宋代已興盛,歷元、明而不衰。高人雅士,往往以此寄興,故後者有「四君子」之美稱。此亦中西藝術史中絕無僅有者。

 第三節 音 樂

     在中國的藝術中,以音樂與政教的關係為最密。這是因為一方面上古時代禮樂之興,與政治教化的血緣即不可分;另一方面是由於孔、孟對樂的態度,不祗是欣賞其 美,尤其重視樂所象徵之德。這與希臘哲人柏拉圖之重視音樂,為愛好音樂之美,是不相同的。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而說:「不圖為樂至於斯!」又說: 「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可以說明孔子對樂極盡讚嘆,是在樂涵蘊之善。孟子裏有「聞其樂而知其德」的話,也是同一態度。這種態 度,更加強了樂在政教方面的功能。禮記樂記:「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這可以代表後世儒者,對樂 的一貫看法。假如中國的音樂藝術,一直限於這種附屬的地位發展,它的成就會極有限。到了漢代,中國的音樂,起了很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受到外來音樂的刺激。

        這次的變化發生在漢武帝時的張騫通西域。張騫從西域回來的時候,把西域的摩訶兜勒二曲,和蒙古的北狄樂,帶入中國,當時的樂官李延年,就根據外來的音樂創 造了新聲二十八解。從此以後,中國的音樂藝術才有了獨立的發展。也從這時代開始,音樂史上,有了「古樂」與「胡樂」之分。古樂指上古本土的音樂,胡樂則純 是由外族胡人那裏吸收來的。

        根據文獻的記載,以古琴出現的歷史最早。除古琴外,古樂器種類繁多,如瑟、箏、阮、笙、簫、管、竽、籥、篁、壎、箎、柷、敔、鐘、鼓、磬、鉦、筑, 等。這些樂器,傳下來的不多,大部分只能在古書上看到它們的式樣。

        在南北朝時代,南朝還能保存大部分古樂。北朝因地域上的關係,以及胡人的大量入據中原,胡樂就興盛起來。胡樂器中最著名的,也是到現在仍流傳的,是琵琶、 胡琴。其他如胡笳、五絃、箜篌、篳築、羌笛、毛員鼓、雞婁鼓、都曇鼓、腰鼓、答臘鼓、侯提鼓、齊鼓、龍頭鼓、擔鼓、羯鼓、鐵板、銅鐃、銅鈸、七孔和九孔的 管,和十三管十七管的簫,比古樂的種類更多。

        到了隋、唐,音樂藝術已進入全盛期。和繪畫一樣,這也與朝廷的提倡有關。經南北朝長期的吸收,在這時代,古樂和胡樂已趨於混合。隋煬帝曾把所有音樂加以整 理,共分為九部樂,即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樂、禮畢。據國樂家高子銘說:「由以上九部樂看來,其中所用樂器為中國固有者,幾絕無 僅有, 而實際支配者,都是西域的音樂。」事實上,從這時候起,所謂胡樂,已溶化在中國文化中,成為國粹的一部分。現在我們要宏揚的國粹,其中有許多都是外來的。 從這些歷史事實可以看出,夷狄的文化,並不是任何一方面都不如漢族;古人也並沒有因夷夏之辨的傳統,就拒絕吸納更好的文化。

        明、清兩代,音樂藝術以崑曲為主,這是現在仍保留的。清代因二簧的風行,又演變出今日的平劇──又稱國劇。大致說,明、清以來,音樂藝術已極度衰微,衰微 的原因,據高子銘的研究,是因為「自唐朝以後,這麼好的音樂,落到了士大夫階級的手裏,他們不但不加以發揚,而且是孤芳自賞的埋在了象牙塔內,造成了保守 秘密的惡習,不肯輕易傳人,就是偶授學生也不會罄其所有,總得留下一手。你想迄今千餘年來,你也留一手,他也留一手,就這麼一代一代的被他們把這曾經在世 界上稱過雄的中國音樂,都留到墳墓裏去了。這般傢伙們真比秦始皇還厲害!中國音樂漸漸地淪沒了、失傳了,所以到現在反而瞠乎人後。」高先生在這裏不但說明 了中國音樂到近代失傳的原因,也揭發了中國傳統士人很嚴重的一種惡習。不僅藝人是如此,其他技藝,甚至學術方面,也有這種情形。這種惡習,到今天中國的學 術界,並末絕跡。可以反映出這些文化人,對知識是多麼缺乏真誠。他們不知道,知識、文化遺產,乃天下之公器,知識份子有責任──也是義務──去傳播它們。 這似乎也可以視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科學知識所以末能發達的一個原因。

 第四節 舞 蹈

     在中國藝術中,書、畫是同源,樂與舞也是同源,所以詩序說:「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蓋樂心內發,感物而動,不覺自運歡之至也。此舞之所由 起也。」在上古時代,所有的樂,都是舞樂,如堯的大咸,舜的大韶,禹的大夏,湯的大濩,武王的大武,皆然。孔子也說:「樂則韶舞。」

        在上古時代,宗教是文化活動中最重要的項目,所以音樂和舞蹈的藝術,和宗教活動不可分:大咸舞樂是用於祭地神的,大韶是用於祭四望的,大夏是用於祭山川的,大濩是用於祭先妣的,大武是用於祭先祖的。這種情形各民族皆同。

        舞蹈除了宗教的意義以外,還可以培養合群的精神。因個人的舞以外,退有群舞。群舞不僅要求得心靈的默契,且要求姿式的一致,樂記說:「執其干戚,習其俯仰 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就正是描寫群舞的情形。復次,舞蹈還有健身的意義,荀子說:「治俯仰詘信(伸)進退遲 速,莫不廉制;盡筋骨之力,以要鐘鼓俯會之節,而靡有悖逆。」舞能「盡筋骨之力」,故是一種健身活動。從古至今,一個健康活潑的民族,莫不愛好舞蹈,其故 亦在此。

        中國的舞蹈到了漢代,開始有雅舞與雜舞的分別。雅舞屬於本土的舞蹈,雜舞則多少吸收了外來的舞蹈藝術。從此之後,雅、雜之舞並行。雅舞用於宗廟祭祀,在一 般的宴會上則用雜舞。前者莊嚴的氣氛高,後者娛樂的成分多。在漢魏時,著名的雜舞有公莫、巴渝、盤舞、舞、鐸舞、拂舞、白紵等多種。

        和音樂的情形一檥,南北朝時,南朝還能保存正宗的雅舞,北朝已全是西域各國舞蹈的天下。隋、唐南北統一,舞蹈藝術也因而趨於綜合。同時隋、唐時的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也達於全盛期;這本是文化經由吸納而同化的過程中常有的現象。

        到了宋代,才有了我們現在所謂的國劇。國劇裏的基本動作,悉由古代的歌舞嬗變而來,所以欣賞國劇還可以略窺古代舞蹈的大概情形。國劇大家齊如山,根據研究國劇基本姿式的經驗,把傳統的舞蹈──自然包括雅舞與雜舞,從理論上分為四個門類:

(1) 形容心事的舞 這種舞,是完全靠身段,把心中的事,一一表現出來。如祖逖聞雞起舞,便是一例。在現在的崑腔、皮簧、梆子戲裏頭還保留很多。

(2) 形容音樂的舞 原義是這部舞曲,是甚麼意義,就要怎樣舞法。如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即屬此種。現在的崑曲、皮簧中,已很少見。

(3) 形容作事的舞這程舞起源極早,相傳康衢老人擊壤,即屬此頰。在戲劇中應用甚廣,崑曲、梆子、皮簧,都表現得很多。

(4) 形容詞句的舞 古來的舞,這種最多,如項羽的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皆屬之。劉濂舞義中所謂「舞之容,生於辭者」,就是指這種舞。表現在戲劇裏,尤其是崑腔,唱的詞句,是甚麼意思,則必須用身段姿式形容出來。

        在今天,無論是想製作古代的舞蹈,或是想欣賞古代的舞蹈,都必須先了解這些意義。在這裏,也多少可以使我們認識傳統舞蹈藝術的一些特色。

        和音樂的情形也完全一樣,古代的舞蹈,在宋以後,就逐漸失傳,齊如山先生認為「這不能不歸過於宋儒」,雖然這也許不是唯一的原因,至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宋儒講存天理,去人欲,流於禁慾主義,因此他們把藝術的活動,都視為風花雪月之類而加以排斥。缺乏藝術滋養的儒者們,變成個甚麼樣子呢?清初反宋儒最激烈 的顏習齋說:「宋、元來儒者,卻習成婦女態,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矣。」這是真實的寫照。「習成婦女態」,表示知識份子體力 的衰退;「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表示知識份子心智的萎縮。

        這種身心交瘁的人物,與富麗、活潑、健康的傳統樂舞精神,如何能相應?這些人物,和孔、孟、荀充實而有光輝的人格,又是多麼的不同?宋、元以來,傳統的樂、舞藝術的衰微,正象徵著我們民族生命的枯竭。

 第五節 雕 刻

     從殷墟中發掘出來的大理石虎和石兕看,中國的雕刻,在殷代已有相當高的成就,則雕刻的起源,當更遠在殷代之前。雕刻藝術,賦頑石以生命,也最能表現原始生 命的風姿。從歷來中西的雕刻家看,往往是愈偉大的雕刻家,愈富有原始的生命力。從中國雕刻史的演變看,雕刻的興衰,也不致和民族生命強弱的弧線相一致。 漢、唐兩代是民族生命力極強的時代,雕刻──尤其是石刻,其是極盡雄偉與富麗的表現。宋以降,民族生命就較弱,雕刻藝術也漸次衰微。

        雕刻藝術,在西方自古至今,始終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則非。這一藝術現象的差異,也大致可以窺探中西文化精神的一點不同。中國的士這一階層,脫始於貴 族,後來的士對工藝技術的態度,也始終脫離不了貴族對工藝技術的輕視態度。揚雄說:「雕虫小技,壯夫(士大夫)不為。」士大夫做甚麼呢?幫助統治階級統治 天下。兩千年來,士大夫與生產技術總是少緣,這似乎也是中國科學技術未能發達的一個原因。其次,中國文化對自然界,自始就表現為相和諧的態度,雖是頑石, 亦視為有化情;這種精神自然影響到雕刻藝術的發展和評價。西方文化對自然的態度則不同;他們是始而對待,繼而征服,最終的目的則在重造自然。這樣的精神和 態度,所以能使賦頑石以生命的雕刻藝術臻於極境,其評價亦極高。中國的雕刻,如果沒有外來雕刻藝術的刺激,極可能不會有那樣輝煌的成就。

        在商代的雕刻中,已廣泛地採用骨、角、牙、玉、木、石等為質料,其中以雕骨的技巧為最佳。至今還有少數收藏在中央研究院和國立歷史博物館裏。

        兩漢的雕刻,以石質為主,主要的有石獅、石人,和浮雕的石闕,也偶有古帝王、忠臣、孝子、賢士的刻像。

        南北朝以後,帝王陵墓的石刻,極為普遍。在南朝陵墓的石刻中,出現了翼石獸,和希臘式的石柱,已可以看到外來的影響。究竟是怎傳入的,原因還不清楚。

        在前面已提到繪畫藝術,曾受到佛教藝術的巨大影響。在雕刻方面,佛教雕刻,在雕刻史上,更是佔著極重要的地位。其中著名的推山西大同的雲岡,和河南洛陽的 龍門。雲岡石窟,造於北魏初期,和敦煌千佛洞的塑像、壁畫有密切關係。龍門石窟,建於魏宣武帝時,它的規模比雲岡的更宏大。

        宋以後的雕刻,因受文人畫風的影響,因此也講究氣韻和逸趣,與漢、唐雕刻足以表現充沛生命力者已大不同。由於要表現氣韻、逸趣,雕刻的質料也改用木、竹。 在中國人的藝術觀裏,似乎總以為以最少的物質材枓,能表現愈多的精神意境者為高。這可能是宋以後──至少是宋以後才強調這種觀念。漢至唐的巨型巨量的雕 像,顯然不屬於這一範疇。

        在中國雕刻史上,書籍雕板的發明,是文化上的一件大事。書籍雕板始創於隋代,到唐代已流行,經五代至宋,雕板的技術已十分精良。在此以前,圖書多用卷軸, 閱讀收藏,均感不便。故雕板的發明,極有助於文化的傳播,和文化遺產的保存。宋、元以後,讀書人個人的著作量,顯著的增多,也是由於這一原因。

 第六節 建 築

     透過各民族的建築,可以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國的建築,亦正與中國文化的特徵相應。

        中國文化的特徵之一,為有情的宇宙觀。在有情的宇宙觀中,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和融相調協,是天人不相勝。在這種文化精神影響下的建築,亦處處以符合自然為 原則。杜牧阿房宮賦描寫宮中的建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釣心鬥角。」「廊縵腰迴」,「各抱地勢」,即所以順乎自然,極 符合中國的建築原理。似若種種釣心鬥角的姿式,實蘊涵以虛接實、以實襯虛的虛實相涵的精神。中國古典建築的飛簷,其飄逸的美姿,正所以盡自然之炒。尤其是 中國園林的建築,更是極盡模仿自然的能事。中西園林的差異,在西方是採用幾何式的,故其顯整齊劃一、勻稱對偶之美;中國則採取自然式,故其富怡悅的天趣。 西方建築學者近四十年來,才開始注意人與自然之間如何關聯,避免脫節的問題;在中國傳統房屋和花園的建築上,早已如此。

        中國文化的另一特徵,為重視家族的倫理。中國一般房屋的建築,也頗能適合家族本位的要求。士大夫之家的住宅,在正中間的部位,必有一間較大空間的堂屋,堂 屋比現代家庭中的客廳的功用要大得多;客廳主要是接待賓客,堂屋除此以外,崇拜鬼神的儀式,長輩教育子孫,以及婚喪之禮,都在這裡舉行。此外,正房外有兩 廂,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兩廂,也頗與中國「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相合。

        中國原始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樣,在荒古時代,都曾經過穴居野處的生活,到殷商時代,才開始有了宮室的建造。周代天子聽政之所的明堂,為中國宮殿建築的濫觴。 由周至秦、漢,建築除明堂以外,還有陵墓、城坦、白闕,廟闕;最著名的是長城,從臨洮到遼東,長達千餘里,在世界上,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業已成民族的象 徵和標誌。

        和其他藝術一樣,兩漢以後的建築藝術,因受佛教宗教建築的影響,獲得了新生力,而有新的發展。在古代,中國是以政指導教,所以宗教的建築,遠不及宮殿建築 來得重要。南北朝以後,由於佛教寺廟的普遍興建,宗教建築才興盛起來,其中以雲岡、龍門,和甘肅敦煌的幾個大規模的石窟寺為最馳名。這些被藝術家譽為「中 國中古時代藝術與建築陳列館」的石窟寺,到現在仍是研究中國藝術的重要對象,也是藝術家發掘不盡的藝術寶庫。

        中國建築中,有一顯著的特點,即台基佔有重要的位置。台基是為了配合宏壯巍峨的屋頂,兩相配合之下,更令人有相稱之美和安定之感。這一特點,周、秦以來即是如此,後世一直保留不變。

        塔、樓、閤、涼亭、牌坊,也代表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特色。塔、樓、閣,可以供人極目遠眺;十里長亭則是古人送別的地方,既富詩意,又近人情;牌坊則表徵中國人的重視道德。這一系列的建築,形成中國特有的風景線。

        凡是中國文化影響所及的地方,幾乎都留下中國建築藝術的遺跡。越南、泰國、韓國、日本,都是如此。在十八世紀中葉,由於耶穌會傳教士的宣揚,歐洲人曾經對 中國的建築──尤其園林藝術,十分欣賞,英、法、德等國都曾一度受中國這方面的影響。所以在歐洲的建築中,這時期出現了涼亭、和中國式的橋。凡是好的事 物,大家沒有不欣賞的。現代中國人,無論是對自己的傳統,無論是對西方文化,如只是因襲而不能有創造性的表現,就不可能恢復古人在世界文化中所曾有過的地 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