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USB OTG and charging at the same time (Computers - Ainol Novo 7 - android 4)

OTG MODE & CHARGING AT THE SAME TIME - XPERIA 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7DjU6nsVM

Xperia Mini OTG and charge and usb HUB with 6 devices

HOW TO MAKE SIMPLE OTG CABLE [TUTORIAL]

How to make a USB Y cable for host mode on HP TouchPad or Androi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10LgZFIawo



========================================================================


標題: 改造USB充電器,照樣實現OTG功能。


作者: tjds50    時間: 2009.7.12 11:33
標題: 改造USB充電器,照樣實現OTG功能。
本帖最後由 tjds50 2009.7.12 14:56 編輯 

看到有魅族電池和的朋友興高采烈地使用艾諾固件提供的OTG功能,心裏十分羡慕。無奈自己沒有那個電池盒,只好自己動手改造了。前提是用資料線連接的那種充電器。


原來有一個道勤的RM-09播放器,原配一個充電器正好用來改造。


先把資料線剪斷,發現裏面有 、白、綠、黑四根線。剪短紅線以免MINI USB 口向小機供電。只用白、綠、黑三根線。

打開充電器,分別把黑線連接充電器標準USB母口的電源負極(接地線):綠線連接挨著地線的那個接點:白線接到第三個接點。這樣焊接好後在充電器相應位置開個出線口後把充電器組合好就完成任務了。

把充電器插到電源上,MINI口接小機,把優盤插到充電器的USB母口上,開機選擇USB外設後按確認鍵。很快機器就找到優盤並出現盤符.至此就可以播放優盤的檔了。


在充電器的USB母口上連接硬碟也成功(曾經為把升級電腦後換下來的硬碟做USB硬碟用買過一套富運達科技的USB2.0 IDE Adapter)

上些圖片:

改造後的充電器(用資料線還可以給原機器充電),引出一個MINIUSB介面。

充電器元件面

充電器焊接MINIUSB介面的位置

連接優盤情況

連接硬碟情況,硬碟內的三個盤符列表

其中一個盤符內的列表

播放硬碟中的視頻檔


不知道這次行不行

補充幾句,優盤、硬碟還都可以中斷點續播,看起來這個固件製作的不錯。固件大小比前幾版本小了一半多,證明垃圾文件都精簡了。
還望艾諾再接再厲,充分挖掘索智晶片的潛能。
如果有軟體支援,那麼CC1600也可以這樣實現OTG功能吧???

我的OTG實施方案目前自己比較滿意,不用去商家拿那個專用線了,而且還可以用改造艾諾原配的充電器做外接電源。哈哈,再連接好電視,這個小機器的所有介面都插滿了。


========================================================================

http://eng.samaanetwork.com/?p=8026

USB OTG and charging at the same time [UPDATE]


Hi there,
So I been looking for a way to both charge and use USB OTG after a short search in Google I found this:
http://www.youtube.com/embed/p10LgZFIawo
basically this guy used a simple USB Y cable which look like this



If you look inside that cable it would probably look like this:



so from that pattern we can see that there is no way that our S3 will charge (frankly saying I don’t really know why his TouchPad was USB and AC Charging signalling [HOW TO] – INFO” href=”http://eng.samaanetwork.com/?p=5027″>charging)
there is a simple explanation why it won’t charge,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called "USB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which is some kind of a standard for charging via USB port therefore for the phone to recognize that a charger is connected the D+ and D- should be shorten together or connected through a 200k resistor (BTW to charge an iphone it should sense a voltage on D+ and D- but it is a different story, what I’m trying to say is that it is true for all phones).
we could just connect the D+ and D- in the Y cable and charge but then the OTG won’t work because it need the D+ and D- to transfer data



OK so what now? is it possible?
well probably it is possible somehow.



========================================================================

Possible USB OTG Power collision in hub ?


http://forum.xda-developers.com/showthread.php?t=1613536

2nd May 2012, 11:02 AM


The red cross indicates the one wire collision when DEVICE B provides power. If device B doesn`t provide power there won`t be any problems surely.

But as I thought of it, there is no solution for it - parallel voltage will surely damage one device on one side. The power sources providing high-efficient PWM power has very very low input resistance. So if we connect any voltage to its output, very high current will flow throught and surely damage the power source. This can happen very easily, because from phycisict`s point of view the higher voltage source will damage the less voltage source (there is +/- 10% tolerance on USB power, so this could happen everytime).

So now I am thinking about some mosfet auto switching circuit, which could automatically connect or disconnect power from master device... Or maybe will simple add an switch which will disconnect the power from master device everytime and power just a slave.




========================================================================


4th May 2012, 12:41 AM

It doesn't pay to overthink this.
These devices are usually designed to take a beating.
Just connect all the Vcc's together.

I've been using something similar on my B&N Nook Touch for months.
It's not a solar charger, but a modified $10 USB hub.
I can use USB host mode on my Nook and charge at the same time.
Of course, all the peripherals are powered off the hub power supply too.
A general schematic is attached, pull the diode and insert a jumper.

Since USB was really not designed to charge in host mode,
there are two problems related to getting the device charging circuit to play nicely.
  • When using host mode to directly power a peripheral you must make the device charging circuit go off.
    To go into host mode the device must raise the Vcc line to 90% of 5V, i.e. >4.5V.
    If the device charging circuit is still enabled it will try to charge itself using itself!
  • When using host mode with incoming power the device charging circuit must be convinced to charge.






========================================================================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知道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正規編制分別為多少?

http://bbs.tiexue.net/post_2216932_1.html

知道不: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正規編制分別為多少?

     一個班大約由十名戰士

     一個排三個班組成

     一個連三個排組成,加上連長、指導員、副連長、副指導員、各排排長、司務長等幹部,有的連還配有炊事班,人數大約在120人左右

     一個營配有四個連左右,人數大約在500人左右

     一個團配有三個營,一個標準團人數事1500人

     一個師包括五到六個團,再加上隸屬于師後勤處的二線非戰鬥單位,比如養殖場等,隸屬于師偵察處的特種偵察連、雷達站等,再加上師部以及其他單位,所以這樣算來一個師是一萬人左右,而一個標準師的兵力也就是一萬人

     一個旅比一個師少一個團左右,而一個標準師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數大約在7000人左右

     每個軍的兵力是不一樣的,重點的快速反應部隊,比如說三十八軍曾轄三師二旅;而西部的一些軍有的曾經只轄三個旅。每個軍的兵力是不一樣的,重點的快速反應部隊,比如說三十八軍曾轄三師二旅;而西部的一些軍有的曾經只轄三個旅。現在我軍在1985年裁軍以後組建了合成化集團軍,每個軍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陸航團(陸軍航空兵部隊)等合成化兵種。現在我軍在1985年裁軍以後組建了合成化集團軍,每個軍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陸航團(陸軍航空兵部隊)等合成化兵種。 所以人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人數都是不一樣的。

     還有我軍現在也在實行師變旅,這也是在裁軍後為了適應新的軍事變革,比如***同志領導的白色起義的紅軍團,現駐遼東的原隸屬於64軍的191師,在裁軍後就變成了191旅。還有我軍現在也在實行師變旅,這也是在裁軍後為了適應新的軍事變革,比如***同志領導的白色起義的紅軍團,現駐遼東的原隸屬於64軍的191師,在裁軍後就變成了191旅。 但是有些兵種,比如說二炮就都是旅級建制。但是有些兵種,比如說二炮就都是旅級建制。師和旅一般來說是一個級別的,但是現在有的旅是副師級。師和旅一般來說是一個級別的,但是現在有的旅是副師級。

     以前的部隊編制大都是“三三制”,我軍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之後組建了合成化的集團軍了,所以現在的部隊已經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我還是給你介紹一下以前關於“三三制”,給你做一個參考。以前的部隊編制大都是“三三製”,我軍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之後組建了合成化的集團軍了,所以現在的部隊已經不是“三三製”了,但是我還是給你介紹一下以前關於“三三製”,給你做一個參考。

     “三三制”指每個上一級單位由三個下一級單位組成。 “三三製”指每個上一級單位由三個下一級單位組成。

     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中華民國時期,進一步改革軍隊組織編制,陸軍實行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制和“三三制”的編制原則。中華民國時期,進一步改革軍隊組織編制,陸軍實行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序列編制和“三三製”的編制原則。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部隊分散於各革命根據地,組織規模不同,編制裝備不一,一般按軍團、軍、師、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則編制。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部隊分散於各革命根據地,組織規模不同,編制裝備不一,一般按軍團、軍、師、團、營、連、排、班的序列和“三三製”的原則編制。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規模不斷擴大,武器裝備明顯改善。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規模不斷擴大,武器裝備明顯改善。 1948年11月,全軍實行統一的編制,縱隊改稱軍,軍之上設兵團,其下統一按師、團、營、連、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則編制。 1948年11月,全軍實行統一的編制,縱隊改稱軍,軍之上設兵團,其下統一按師、團、營、連、排、班序列和“三三製”原則編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新階段。在部隊編制上,按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相結合的原則,分別確定陸軍、海軍、空軍以及第二炮兵的編制序列和各級建制單位的名稱,幾經改革,形成了利於作戰、便於管理的比較科學的合成軍隊的編制。在部隊編制上,按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相結合的原則,分別確定陸軍、海軍、空軍以及第二砲兵的編制序列和各級建制單位的名稱,幾經改革,形成了利於作戰、便於管理的比較科學的合成軍隊的編制。世界其他國家軍隊的編制也都經歷大體相同的發展過程。世界其他國家軍隊的編制也都經歷大體相同的發展過程。 冷兵器時代,軍隊編成主要有車兵、步兵和騎兵,編制與通常的作戰方式——密集方陣緊密相聯。冷兵器時代,軍隊編成主要有車兵、步兵和騎兵,編制與通常的作戰方式——密集方陣緊密相聯。 15世紀以後,隨著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歐洲,步兵成為主要兵種,連、營、團、旅等成為正式的編制單位。 15世紀以後,隨著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歐洲,步兵成為主要兵種,連、營、團、旅等成為正式的編制單位。 17~19世紀,許多國家軍隊分為正規陸軍和海軍。 17~19世紀,許多國家軍隊分為正規陸軍和海軍。 陸軍中,炮兵和工程兵成為獨立兵種,部隊出現師、軍等編制單位。陸軍中,砲兵和工程兵成為獨立兵種,部隊出現師、軍等編制單位。 20世紀初,飛機出現並用於軍事,很快產生新的軍種——空軍。 20世紀初,飛機出現並用於軍事,很快產生新的軍種——空軍。 之後,新的軍種、兵種不斷出現,軍隊編制日趨複雜,並逐步向規範化方向發展。之後,新的軍種、兵種不斷出現,軍隊編制日趨複雜,並逐步向規範化方向發展。

     ,由若干名士兵編成的軍隊最基層一級組織。班,由若干名士兵編成的軍隊最基層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排。通常隸屬於排。 設班長,由軍士擔任。設班長,由軍士擔任。 一般在排的編成內遂行任務。一般在排的編成內遂行任務。 班的編制人數,根據所擔負的任務、配備的武器裝備和便於管理、指揮的原則確定。班的編制人數,根據所擔負的任務、配備的武器裝備和便於管理、指揮的原則確定。

     ,由若干個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排,由若干個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于連。通常隸屬於連。 為戰術小分隊。為戰術小分隊。 設排長,由軍官或士官充任。設排長,由軍官或士官充任。 一般在連的編制內遂行任務。一般在連的編制內遂行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裝甲步兵排、步兵戰鬥車排)、坦克排、炮兵排、工兵排、偵察排、雷達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車排、勤務排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排(摩托化步兵排、裝甲步兵排、步兵戰鬥車排)、坦克排、砲兵排、工兵排、偵察排、雷達排、通信排、修理排、汽車排、勤務排等。

     ,由若干個排(或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連,由若干個排(或班)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于營。通常隸屬於營。 為基本戰術分隊。為基本戰術分隊。 一般在營的編成內遂行任務。一般在營的編成內遂行任務。 直屬團以上單位的連稱獨立連,多擔負技術和勤務保障任務。直屬團以上單位的連稱獨立連,多擔負技術和勤務保障任務。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分為步兵連(裝甲步兵連、摩托化步兵連、機械化步兵連)、坦克連、炮兵連、導彈連、工兵連、通信連、防化連、偵察連、雷達連、電子對抗連、汽車連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分為步兵連(裝甲步兵連、摩托化步兵連、機械化步兵連)、坦克連、砲兵連、導彈連、工兵連、通信連、防化連、偵察連、雷達連、電子對抗連、汽車連等。

     ,由若干個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營,由若干個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團和旅。通常隸屬於團和旅。 為高級戰術分隊。為高級戰術分隊。 一般在團或旅編成內遂行戰鬥任務。一般在團或旅編成內遂行戰鬥任務。 直接隸屬于師以上單位的營稱獨立營,多遂行戰鬥勤務、技術勤務和後勤保障任務。直接隸屬於師以上單位的營稱獨立營,多遂行戰鬥勤務、技術勤務和後勤保障任務。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營(摩托化步兵營、機械化步兵營)、坦克營、炮兵營、導彈營、空降兵營、電子對抗營、工兵營、通信營、雷達營、防化營、汽車營等。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營(摩托化步兵營、機械化步兵營)、坦克營、砲兵營、導彈營、空降兵營、電子對抗營、工兵營、通信營、雷達營、防化營、汽車營等。戰鬥營通常轄3-5個戰鬥連及戰鬥、勤務保障分隊。戰鬥營通常轄3-5個戰鬥連及戰鬥、勤務保障分隊。設有營部,有的國家軍隊的營設司令部,編有參謀長和參謀。設有營部,有的國家軍隊的營設司令部,編有參謀長和參謀。

     ,由若干個營(或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團,由若干個營(或連)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于師(或旅)。通常隸屬於師(或旅)。 直屬於軍(集團軍)以上單位的稱獨立團。直屬於軍(集團軍)以上單位的稱獨立團。 為基本戰術部隊,是具有一定職能和許可權的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單位。為基本戰術部隊,是具有一定職能和權限的教育訓練、行政管理單位。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 由統帥部授予番號和軍旗,有的還有自己的獨特標誌。由統帥部授予番號和軍旗,有的還有自己的獨特標誌。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機械化步兵團)、坦克團、炮兵團、航空兵團、空降兵團、導彈團、工兵團、通信團、防化團、雷達團、汽車團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團(摩托化步兵團、機械化步兵團)、坦克團、砲兵團、航空兵團、空降兵團、導彈團、工兵團、通信團、防化團、雷達團、汽車團等。通常在師或旅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通常在師或旅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

     ,由若干個營(或團)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旅,由若干個營(或團)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于師或集團軍(軍)。通常隸屬於師或集團軍(軍)。 為戰術兵團。為戰術兵團。 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旅、坦克旅(裝甲旅)、炮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戰術火箭旅(導彈旅)、空降旅(傘兵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航空兵旅、雷達旅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步兵旅、坦克旅(裝甲旅)、砲兵旅、反坦克旅、高炮旅、防空旅(防空混成旅)、戰術火箭旅(導彈旅)、空降旅(傘兵旅)、工兵旅、舟橋旅、海軍陸戰旅、航空兵旅、雷達旅等。

     ,由若干個團(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師,由若干個團(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 通常隸屬於集團軍或軍。通常隸屬於集團軍或軍。 為基本戰術兵團。為基本戰術兵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步兵師(徒步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山地步兵師、重裝步兵師、輕裝步兵師)、坦克師(裝甲師)、炮兵師、高射炮兵師、防空師、空降師(空降兵師)、航空兵師、空中突擊師、海軍陸戰師(海軍步兵師)等;按戰備程度的不同,有滿員師、簡編師、架子師、動員師等。按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步兵師(徒步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山地步兵師、重裝步兵師、輕裝步兵師)、坦克師(裝甲師)、砲兵師、高射砲兵師、防空師、空降師(空降兵師)、航空兵師、空中突擊師、海軍陸戰師(海軍步兵師)等;按戰備程度的不同,有滿員師、簡編師、架子師、動員師等。師是構成戰略戰役軍團的基礎,也是計算戰略戰役力量對比的基本單位,其數量和品質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主要標誌。師是構成戰略戰役軍團的基礎,也是計算戰略戰役力量對比的基本單位,其數量和質量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主要標誌。

     ,由若干個師(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軍,由若干個師(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方面軍。通常隸屬於軍區、方面軍。 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 為戰役戰術兵團。為戰役戰術兵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 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陸軍軍(步兵軍)、坦克軍、空軍軍、空降軍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陸軍軍(步兵軍)、坦克軍、空軍軍、空降軍等。

     集團軍,由若干個軍(或師)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集團軍,由若干個軍(或師)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或方面軍、集團軍群。通常隸屬於軍區或方面軍、集團軍群。 設有領導指揮機關,並直轄一定數量的戰鬥、勤務保障旅(團)、營。設有領導指揮機關,並直轄一定數量的戰鬥、勤務保障旅(團)、營。為基本戰役軍團。為基本戰役軍團。 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戰役作戰任務,亦可獨立擔負作戰任務。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戰役作戰任務,亦可獨立擔負作戰任務。 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諸兵種合成軍團(有的稱野戰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防空集團軍、戰略火箭集團軍等。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可區分為諸兵種合成軍團(有的稱野戰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空軍集團軍、防空集團軍、戰略火箭集團軍等。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編設。集團軍通常在戰時編設。 一個國家的軍隊平時是否編設集團軍,主要取決於軍隊規模、領導指揮體制、作戰方式和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等因素。一個國家的軍隊平時是否編設集團軍,主要取決於軍隊規模、領導指揮體制、作戰方式和地理環境、歷史傳統等因素。平時編設集團軍的國家,集團軍一般為部隊的最高編制單位,戰時則可為方面軍(集團軍群)編成的基礎。平時編設集團軍的國家,集團軍一般為部隊的最高編制單位,戰時則可為方面軍(集團軍群)編成的基礎。集團軍通常編制不固定,規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據集團軍的性質、戰役使命、所擔負的任務、戰區的地理環境和敵方軍隊的編制等條件而定。集團軍通常編制不固定,規模有大有小,一般依據集團軍的性質、戰役使命、所擔負的任務、戰區的地理環境和敵方軍隊的編制等條件而定。

     方面軍,由若干個集團軍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方面軍,由若干個集團軍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隸屬於統帥部或戰區。隸屬於統帥部或戰區。 設有領導指揮機關。設有領導指揮機關。 為諸軍種、兵種合成的戰略戰役軍團。為諸軍種、兵種合成的戰略戰役軍團。 通常在戰時組建,其編成主要視作戰方向的戰略地位、戰場容量、敵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況及作戰企圖等因素而定。通常在戰時組建,其編成主要視作戰方向的戰略地位、戰場容量、敵方可能投入的兵力和己方兵力情況及作戰企圖等因素而定。一般能獨立地進行一個戰役方向的作戰,還可與其他方面軍共同進行數個戰役方向或一個戰略性戰役方向的作戰。一般能獨立地進行一個戰役方向的作戰,還可與其他方面軍共同進行數個戰役方向或一個戰略性戰役方向的作戰。有的國家的方面軍還可用于完成陸戰區一個戰略方向或數個戰略性戰役方向任務。有的國家的方面軍還可用於完成陸戰區一個戰略方向或數個戰略性戰役方向任務。 建立方面軍的目的在於對重要方向上作戰的部隊實施統一指揮,使之協調一致,共同完成作戰任務。建立方面軍的目的在於對重要方向上作戰的部隊實施統一指揮,使之協調一致,共同完成作戰任務。有些國家將與方面軍性質、任務、編成相類似的軍隊組織稱集團軍群有些國家將與方面軍性質、任務、編成相類似的軍隊組織稱集團軍群



========================================================================





《新亞校歌》歌詞

《新亞校歌》

作詞:創校校長錢穆

譜曲:黃友棣

山巖巖,海深深,
地博厚,天高明,
人之尊,心之靈,
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
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
十萬萬(原作五萬萬)神明子孫
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手空空,無一物,
路遙遙,無止境,
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

(由於中國人口增加,歌詞原作「五萬萬神明子孫」,後被改為「十萬萬神明子孫」。)

Reference:
http://www.hingsang.net/midi/na.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A%9E%E6%9B%B8%E9%99%A2

--------------------------------------------------------------------------------

新亞校歌英譯
惡德神父伊奧尼

《新亞校歌》
(The School Anthem of New Asia College)

山巖巖,海深深,
Mountain's steep, Ocean's deep,

地博厚,天高明,
Earth is wide, Heaven is high,

人之尊,心之靈,
Mens' dignity, soul have we,

廣大出胸襟,
Wide world broadens our mind,

悠久見生成。
Ages ripe our fruits.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
Million Miles, nations propers all in our sight,

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
Thousand years, Olds and News weave realm of the light,

十萬萬神明子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
Uncounted God's descendents, East & West & North & South do have their saints.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

手空空,無一物,
Nothing left, in my hands,

路遙遙,無止境,
Journey's long, never ends,

亂離中,流浪裡,
In the chaos, In my flight,

餓我體膚 勞我精,
Starved is my flesh, Forged is my soul,

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Let's march over life, let's sing when we're tired

千斤擔子兩肩挑 趁青春 結隊向前行。
Pick the loads unbearable in our youth, Let's walk hands in hands,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Cherish, Cherish, It's our spirit of New Asia!

2003-09-25

Reference:
http://www.kwuntung.net/tthp/friend/article.php?friend_ID=81





新亞書院New Asia College



--------------------------------------------------------------------------------

珍重珍重…
──新亞校歌與中國文化

孫 國 棟

本文原爲新亞研究所五十週年紀念專刊而作。近百年來,中國社會風氣,以蔑棄中國文化、追逐西風、或奉行馬列思想爲時尚。錢穆先生認爲中國民族能屹立幾千年,其文化精神必有不可磨滅的文化價值,如欲吸取西方文化,英將西方文化的精神種植於中國文化的真精神相融合而生長,然後可以成爲中國文化的新養料,如果祇求表面的「邯鄲學步」,則模仿所得的必無生機。至於奉行馬列思想,則與中國文化思想完全相背,對中國的傷害必更深更重。錢先生蒿目時難,以發揚中國文化的真精神爲己任,在最困難的環境下,創辦新亞書院與新亞研究所,欲以會通中西文化。他手撰的新亞校歌,句句緊扣中國文化,熱切地盼望新亞仝人及廣大的中國青年能自重自愛、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爲中國民族的前途奮鬥。這番精神與《黃花崗》雜誌所揭櫫的精神相應。所以我把此文一併寄《黃花崗》雜誌。




新亞書院校歌雖祇有一百五十一字,但充滿真情、充滿學問與智慧,同時充滿故國之思。要瞭解體會此校歌的精神,必須瞭解作者錢賓四師(錢穆先生)創辦新亞書院時的心境和他的教育理想。

最能表現賓四師當時心境的,是他於創辦新亞書院前後自撰的兩部著作的序文。一是民國四十二年(公元一九五三年)二月十日寫的宋明理學概述序文中說:

「顧餘自念,數十年孤陋窮識,於古今學術略有所窺──雖居相僻,未嘗敢一日廢學,雖經亂離困阨,未嘗敢一日頹其志,雖成名利當前,未嘗敢動其心,雖成毀譽橫生,未嘗敢餒其氣,雖學不足以自成立,未嘗敢忘先儒之榘矱,時切其嚮慕,雖垂老無所自靖獻,未嘗不於國家民族、世道人心,自任以匹夫之有責,雖數十年光陰浪擲,已如白駒過隙,而幼年童真,猶往來於我心,知天良之未泯──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在江南大學,赤氛方熾──感觸時變,益多會心。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再度流亡──今年續成此書,此皆十年來大病大亂中所得──」。

賓四師志節之貞烈,不爲任何環境所動搖,垂老之年,天良未泯,童心猶存,在這種心情之下,創辦新亞書院,所以要瞭解新亞校歌,必先體會賓四師這種心境。

再讀賓四師於民國四十年(西元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一日所撰莊子纂箋自序述其內心的感觸,猶爲深切。他說:「報載平津大學教授方集中思想改造,競相坦白者逾六千人,不禁爲之廢書擲筆而歎。念蒙叟複生,亦將何以自處?作逍遙之遊乎,則何逃於隨群而處禈?齊物論之芒乎,則何逃於必一馬之是期;將養其生主乎,則遊刄而無地,將處於人間乎,則散木而且剪儵忽無情,混沌必,德符雖充,梓梏難解,計惟鼠肝蟲臂唯命之從,雖是以爲人之宗師乎,又鳥得求曳尾於塗中,又鳥得觀魚於濛上。天地雖大,將不容此人,而何有乎所謂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然而古人有言:焦頭爛額爲上客,曲突從薪處下坐。此六千教授之坦白,一言以蔽之,無亦曰墨翟是而揚米非則已,若尚四十年來漆園之書,尚能索解於人間,將不

至有若是。天不喪斯文,後有讀者,當知其內心之苦,是甚於考亭之釋離騷也」。
可見賓四師之創辦新亞書院,用心之苦,是欲爲往聖繼絕學。此種精神,一一浮現於校歌之中,所以特別指出「人」之尊嚴,以爲斯文之繼。如果我們能認知賓四師九十六年莊嚴的生命,對校歌的瞭解一定會更深切。

賓四師從十八歲開始,即致力於學術。以後八十年,從事研究、講學、著述、教育,未嘗一日中斷。八十年中,學術著作專書八十二種。文章五百餘篇。舉凡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以致歷史地理,無一不遍及。所關涉的問題,都是國史上的重大問題。他學問的廣博精深,架構之大,真可謂自南宋朱熹以後八百年中第一人。

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日寇侵華,中國奮起抗戰,初期中國東南沿海淪陷於日寇,國人憂疑大南之將作。賓四師四十四歲著國史大綱,從國史上的大關節處證驗中國之必不亡,以振奮人心。當時又有不少知識分子競逐西風,鄙夷國史,賓四師乃嚴正指出:「斷斷無一國之人相率相棄其國史,而其國族猶可以長立於天地間者」。真可謂對當時之知識分子作獅子之吼。

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賓四師九十一歲,任臺北文化大學博士班導師,六月九日作告別專壇的最後一課。他最後的贈言是:「你們是中國人」。

民國七十九年(西元一九九零年)賓四師九十六歲近去世指前夕對「天人合一」觀念更有新的體悟,於是撰最後一篇文章:「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歸宿處,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可惜文章未完成,他便溘然長逝。未把他體悟到「天人合一」的新觀念完全道出,這是非常可惜的。幸而他指出途轍,將來學者循此途轍,更往前探求,必可得其全貌而供獻於世界文化。

賓四師學術多方,而核心則在宋學。他自述說:「自問薄有一得,莫非宋明儒之所賜」。
他的教育理想,亦以宋代的書院制爲楷模。

宋代承唐末五代之後,五代是國史上的大黑暗時代──政治敗壞、社會殘破、學術凋零、思想虛無、道德墮落。人幾乎無以自立爲人。北宋承此大崩壞之餘,學者面對大難,認爲要救國族的危難,必須從教育工作挽救人心,使人能恢復人格,然後社會可以重建。所以宋代學者多是教育家,於是書院大興,莫不以重建人生認爲急務。宋代的國勢雖不及漢唐之盛,但學術與思想則遠超於漢唐。中國文化的統緒乃得以延續。今日中國的情況,有些方面頗似五代。賓四師創辦新亞書院,不但要建立學術,同時要建設人生。把宋代書院的精神,寓於現代的大學制度之中。這番理想,表現於他所手訂的新亞書院的學規中。

學規第一條: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更貴能融通合一。

第二條:做人的最高基礎在求學,求學的最高旨趣在做人。

第十六條:一個活的、完整的人,應該具有多方面的知識。但多方面的知識,不能成爲一個活的完整的人,你須在尋求知識中來完成你自己的人格,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來專爲知識而求知識。

第二十二條:起居作息的磨練是事業,喜怒哀樂的反省是學業。

第二十三條:以磨練來堅定你的意志,一反省來修養你的性情,你的意志與性情將會決定你將來學業與事業之一切。

第二十四條:──敬愛你的人格,憑你的學業與人格來貢獻於你敬愛的國家與民族,來貢獻於你敬愛的人類與文化。

不瞭解賓四師這番心情,就很難深切地體會校歌的精義。



校歌第一節:
「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靈,廣大出胸襟,悠久見生成。珍重、珍重,這是我心呀精神」。

山巖巖,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是何等莊嚴的景象!它喚起人莊嚴的情懷。人生有輕快的一面,也必須有莊嚴的一面,輕快由於感情的流動、灑脫;莊嚴由於感情的凝定、執著。人生如果全無輕快之情,則人生太淒苦,不足一萬滿地實踐生命。但是,如果祇有輕快而無凝定的感情,則人不能挺拔地站起來。因爲要聽吧地站起來,必先有一定點,才可以立定腳跟,然後可以挺立。所以要挺立,必須有凝定執著的感情。凝定而執著的感情,必須有責任感,責任感是道德與理想的起點,正是人能挺立的起點。所以莊嚴的感情必不可無。

天地生化萬物。萬物在天地的懷抱中生生不息,此中實蘊藏無限的仁心。所以天地不是祇晨昏晝夜、四時健行。毫無情意的大自然,它同時是重山蒼蒼、江水泱泱的有情世界。它賦予人感情與睿智,於是人在此蒼茫的大地發展出燦爛的「人之文化」。

在人之文化中,不但人均應被尊重爲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同時每人應自重爲一有靈魂的人,不把自己作爲工具,也不視別人爲工具;不把自己作爲追求物欲的工具;不視別人爲實現自己物欲的工具。人人就自己才性之所長,開啓自己真實的理想,懷一顆敏感的心靈,去接觸自己的真生命,過一種真實的「人」的生活。

敏感的心靈常被人世的苦難所觸動,於是發願爲救助世人的苦難而奉獻心力,此之謂理想。理想是公的,因爲希望世間無有苦難是衆人心之所同。所以理想有普世的意義與價值。它與欲望不同,因爲欲望祇是個人的私企求(如權力欲、財富欲、地爲欲──等),與理想不同。而世人常誤認「欲望」爲「理想」,新亞人必應知兩者不同而有所抉擇。

理想把人的心胸推廣,廣闊至極的胸襟如張載西銘所說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天下之疲癃殘疾,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實現理想不但要有廣大的胸襟,還要有長遠恒久的毅力。因爲有價值的事,不會一朝一夕,一蹴而成,所以要實現一個真正的理想,不但要突破一己的私欲,還要突破耐心的限度,長時間對理想保持不厭不倦之情,把生命中最佳的力量奉獻出來。

當此舉世如狂地追求物欲的今日,我們應有豪傑的氣概,獨往獨來,不與流俗合污爲中國文化理想的荷負者。

新亞校歌是新亞精神的讚歌,它要喚醒新亞仝人人格的自覺,點醒中國青年真實的生命,以廣大的胸襟,遠大的目光,把生命中最寶貴的力量獻給中國文化的長流。



校歌第二節:
「十萬里,上下四方俯仰錦繡,五千載今來古往一片光明。五萬萬神明子孫,東海、西海、北海,有聖人。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這是對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最深情的讚歎。如果我們切實回顧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我們不必覺得這是真誠的讚歎。

中國有壯麗的河山,有可歌可泣的歷史,有使人仰慕的聖哲,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豪傑行誼,有數不盡優雅動人的文學藝術,有極豐富璀璨的文物,尤其重要的是有一貫串於歷史、人物、山河、藝術、文物中之道德精神的文化統緒。她陶冶出中國人特有的生活風格與情調,成爲世上一個非常有個性的群體。她的寬宏大度能搏合許多族群而成一大民族。所以中國是由歷史、文物、山河、藝術、文學、文物所搏合而成的一有機體,她與現在國際上一些缺乏歷史文化的軍人政權不同。現代不成熟的政治學以爲凡具備人民、土地、主權三者就可結構國家。他們祇認識國家的體質條件,未認識到國家的精神條件。於是有些軍事強人,掠奪了土地,掠奪了人民,自建政權,即僭稱爲國家。其實他們祇是一些政權而已,與中國大不相同。當然,中國在體質條件上亦具備人民、土地、與主權。不過中國的人民,是指有數千年文化素養、具有中國文化氣質的人群,不是如政治學上所指的自然人;中國的土地,是曆幾千年沿革,幾千年整理,附著幾千年文物的人文地理不同於現代政治學上所指的自然土地;中國歷史上的主權觀念亦與現代政治學上的主權觀不同,現代主權之說是由於近代國際間政權林立,爲了保護本土的利益而設計出來的。中國歷史上是東亞的最大宗主國,四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中國的蒲屬,各國行事其自主的權力並不互相衝突,所以各國有實際的行政權力,無須狺狺於主權的爭辯,所以現代政治學上憑人民、土地、主權三要素而結構成的國家,是淺化的、量化的國家。而中國則是有深度的、質化的國家。當然中國文化不是全無瑕疵的,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她的弱點。因爲文化是由多種因子配合結構而成,當各因子配合得宜,適合環境需求時,文化就表現得光彩奪目。但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當文化的各因子配合失宜,位能隨時改變不能與社會環境相適應,便表現暗淡無光。中國近百餘年來文化的因子失調,加一長期受非理性的政權所傷害,未能適合近代環境,至內政外交遭遇種種挫折,於是不少人因中國近百年的挫折而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殊不知文化是具有生命的特質,它不斷在成長,不斷在新陳代謝──剝落腐朽的部分,又吸收養分新生一部分。祇要文化生命的生機未斷,雖受斲傷,仍可再生。而且民族文化常寓有該民族賴以生存的力量,因爲民族文化是該民族在長期奮鬥磨練中長成,它的性格必帶有一種克服困難的能力。尤其一個歷史長遠而成熟的文化,它的生命力必是極堅韌的。所以中國經歷數千年,曾遭遇不少挫折而終能渡過艱難而挺立於世,此證明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很強健。我們更應進一步認知:文化生活的強弱,在於其成員當時所作貢獻的品質與多少而定。貢獻不可以空言必來自其生命最真實、最精彩之處。新亞的教育理想,就是點醒人的真實生命,喚醒人真實生命的良知。校歌就是要興發一顆顆真實的心靈。

但是,有些人對新亞校歌可能仍存有幾點懷疑:
一.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極邪惡的人物,怎能說「今來古往一片光明」呢?
二.新亞精神似乎保守性較強,而進步性較弱?
三.新亞特別指出中國文化的優越性,此是否與當前排斥西方文化的「東方智慧論」相類似?

不清除這幾點疑慮,對新亞校歌終難有深入的體悟。

就第一點而言,如果從個人觀察,則每人都有弱點與缺點。但是,如果從社會的總體看,則大多數人都盼望社會進步與光明。著大多數人善良的盼望,就是社會能進步的最大力量。因此,人類社會雖有種種罪惡,而人類社會依然在進步,這是人性最大的光輝,同時表示人性本質的善良。所以中國人深信孟子的「性善說」。我們從此處體認,然後可以瞭解「今來古往一片光明」一語的意義。

就第二點來說,新亞精神似乎保守性較強,而進步性較弱。不錯,我們必先認知保守不是一貶詞,祇是表示一種態度。新亞書院的態度不是抱殘守闕,而是要保持原來有價值的精神,爲原來有價值的東西拂去它表面的塵埃,使它再煥發光輝。我們必須認識,一切有價值的精神都來自人的真性情,是真性情的流露。所以道德精神是在每個人的身上,在每個人的心中。因此,就道德精神的本質言並無新舊之別,所不同的是表現的方式而已。新亞書院所欲保持的使人的真精神,也是道德的真精神,不是它所表現的方式。試看現在世人所歌頌的道德如人道、人格、正義、誠信……等,何一而非由二千多年來「性善論」所主張「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而來。即使今日所歌頌的政治道德如人格尊嚴、民主、自由等觀念,也無一不與「性善說」想通。試想倘使人性爲不善。何有人格尊嚴可言?倘使人性爲不善,如何可以付予民主之權?倘使人性爲不善,又將何以寄託此自由之身?道德不會毫無根源而今日突發的,它必有淵源,必本於人性,有人性發育而來。所以今日所患者不是「保守」而是正患不能保守原來有價值的真精神。能保守原來有價值的真精神,然後可以求進步。進步不同於改變,進步是要有價值的理想作爲目標。向有價值的理想接近,才是進步,不向有價值的理想接近祇是「改變」,不是「進步」。現在世人熱心於求「改變」而不求「進步」,正是當前的流行病。新亞書院所追求的是有價值的進步,不是無價值無理想的改變。

至於第三點說新亞書院強調中國文化似乎和當前一些強調「東方智慧」以排斥西方思想者相類似。著點懷疑是對新亞精神最大的誤解。當然,中國文化是東方寶貴的智慧。惟其是智慧,所以必非排外的。凡有智慧的文化必不斷地吸收新養分以強化其自身。中國的政治觀念發展得較慢,亟需吸取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以加速中國政治觀念的發展。何況民主自由思想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精粹,與原來中國文化的真精神正相融合哩。祇有「反智慧」的文化然後才會排外,中國文化必不排外。

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智慧有二:一是肯定人的價值,所謂「立人極」;二是認取「性善」之說。惟其性善,所以人有最大的價值與意義。所以性善說與「立人極」是相一致的。此不但爲中國人所自認,而且認爲凡人類都如此,所以宋儒指出四海聖人,此心同,此理同。豈有半點排外的意思。現在排外的人喜歡用「民族大義」作爲排外的理據,殊不知講求民族大義最重要的在健全民族的文化,追求中國文化的健康發展是講求民族大義的最重要課題。無論用任何藉口,排斥外來文化,都是一種反智慧的行爲。新亞創校的精神是繼承中國文化的性善說,所以特別標舉陸九淵所說東南西北四海聖人心同理通的話。願新亞人能體認人性的光明,體認文化的光明、歷史的光明,即自己內心的光明,更擴而充之。



校歌第三節:
「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一無所有,一無平藉,我們赤手空拳,祇有滿懷理想,滿腔熱血。我們把全副生命,爲追求理想,投向無盡的未來。因爲中國需要新生,人類需要新生。道路雖然險阻,我們不害怕,我們會自我警策,環境雖然困乏,我們不氣餒,我們對理想愈見深情。責任維重,道路雖長,我們願意承擔,願意承擔。我們用堅韌的毅力,用強壯的兩肩來承擔,我們以歡樂的情懷,無怨無尤地去承擔。讓我們都懷著青春的活力,結隊向前,因爲我們都是中國文化理想的荷負者。

Reference:
http://www.huanghuagang.org/hhgMagazine/issue08/big5/35.htm



========================================================================

姓氏溯源 — 尋根之旅

http://www.amtb.tw/wanxi/ny.html

姓氏溯源 — 尋根之旅

  姓、氏文化在中國大概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姓的產生比氏早,應起源於母系社會。在春秋時期以前,姓用來表示血統,以區別婚配;氏則代表社會地位。從太史公司馬遷編撰《史記》時起,姓氏趨於混用,區分已不明顯。

  通過對姓氏的尋根溯源發現,大部分姓氏起源於三皇五帝。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祖先和血統,真正是天下一家。據重新出版的《中國姓氏大辭典》統計,迄今曾使用過的姓氏總數達兩萬三千多個。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姓氏合併、有的姓氏消失,北宋時開始編撰的《百家姓》陸續收錄了五百個姓氏,大致包含了常見的姓氏。

  因此,我們依照《百家姓》的順序首批錄入一百個姓氏,並將陸續每月新增三十到五十個。在編輯過程中,參考了《尋根問祖‧中華姓氏源流》(朱洪斌,團結出版社,二OO七年八月)、《中國姓氏辭典》(陳明遠、汪忠虎,北京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等書籍及網路上的資料,對每個姓氏的來歷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可以瞭解各姓氏緣起的大體脈絡以及先祖根系所在。

  中華民族更是英傑輩出,每個姓氏中都有名人出現,後世子孫通過對本姓先賢的追思與仰慕,往往見賢則能思齊,正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由於先期錄入的姓氏數量有限,我們把所有姓氏都排列在這個頁面。姓氏排列的順序以傳統《百家姓》為準,排版順序為由左至右、從上至下,直接點擊該姓氏即可進入相應的頁面,亦可按「Ctrl + F」鍵搜尋姓氏。姓氏數量達到五百個左右時,我們會考慮加入搜索程式,來提高姓氏查找的速度。

  隨著網站的不斷充實,我們也將適當調整姓氏錄入的進度,爭取用較短的時間把兩萬多個姓氏錄入完成。由於能力有限,網站定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您提出寶貴意見,我們將不斷完善網站的建設。真誠地歡迎廣大朋友的關注和參與。


                         

                          

                         

                        



========================================================================



文: Roger Kung

2009年1月26日

會計用arm’s length來表示兩間公司的關係維持一定的距離 — 這麼近,那麼遠,卻仍然。聽說女人是水造的 — 觸摸得到,揣摩不到。水本是萬物的根源,再熱情的岩漿轉眼也會被冷卻,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真的水清純得讓人只作鏡子而不敢喝下去,發怒時卻變成海潚把一切吞噬。有人說剛大學畢業的水是小龍女,碩士畢業後卻變成李莫愁,需知道「十個女個女仔九個認細明明係老佢話唔係,三張幾 紮辮仔青春美麗就冇失禮。」水無有不下,總敵不過時間的巨輪。過了食用日期便成為死水 —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裏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醜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麼世界。然而人總不能沒有水,李白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曰:「剪不斷,理還亂。」到底幻想加回憶中的水是奈人尋味。



========================================================================

RTHK2『星空奇遇鐵達尼』校歌【在晴朗的天空下】麥潤壽(麥Sir) [附歌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g0Djk3DoQI

RTHK2『星空奇遇鐵達尼』校歌【在晴朗的天空下】麥潤壽(麥Sir) [附歌詞]

《星空奇遇鐵達尼》是香港電台第二台製作的一個健康教育和清談Phone-in節目。直播時間逢星期一至五晚上9時至12時;而13年以來的節目將於2011年11月4日­­完結。
頻道: 香港電台第二台
主持: 麥潤壽
錄製地: 香港電台
播出日期: 1998/3/30 至 2011/11/4
播出時間: 星期一至五晚上9時至12時

-------------------------------------------------------

主唱:麥潤壽 詞:林夕 Repeat * *

張開眼中 一扇暖暖的窗 驅走這赤地裡的荒涼
從大地頭上 初昇的朝陽 照出一個永遠方向
懂得愛心 知道怎麼分享 不枉愛過活過這一場
誰亦是同樣 奔波於驕陽 人潮從來沒有築牆

* 合唱: 人和人年和月都太類似 無論怎麼都只活一次
晴朗的天空中找到生息的真義
人才能無悔舊時
合唱:在人潮和圍牆下只要願意 憑著一雙手總是可以
睛朗的天空中 跨過彼此的疆界 連潮流亦會轉移 *

一早決心 將我愛笑的心 感染世上愛哭的人
曾立下宏願 可不可都能 唱出真正壯闊聲
關心眼光 彷似最美的燈 終於會照亮遠的人
如未盡全力 怎麼可消沉 能抬頭凡事也可能

------------------------------------------------------------

有人問,幸福到底係邊度?
我覺得與其去問,倒不如去學。
學下不求擁有得多,但求計較得少。
用心去愛,用心去付出,愛你身邊既人,愛呢個世界。
總有一日,你會發現,原來幸福已經係你既心裡面。



========================================================================

PDF File - 《星空奇遇鐵達尼》校歌【在晴朗的天空下】歌詞
http://www.rthk.org.hk/aps_upload/pdf/f_173_405_1140770710.pdf



========================================================================













========================================================================


「愛情」與「婚姻」

「愛情」與「婚姻」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 不能回頭走, 並且要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圖覺得很容易, 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 最後, 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 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 卻不知是不是最好, 不得已...因為只
可以摘一株, 只好放棄, 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 到發現已經走到盡
頭時, 才驚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 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問又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
林走一次, 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

誕樹用的樹材,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 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 他一身疲憊
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 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
的, 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 所以不管是不是最好的, 就拿回來了...
這時, 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婚姻!



========================================================================





幸福 / 錯誤 / 荒謬 / 悲劇

幸福 / 錯誤 / 荒謬 / 悲劇

命運愛捉弄人。

有人說:

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到一個適當的人叫做幸福
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遇到一個不適當的人叫做錯誤
在一個不適當的時候遇到一個不適當的人叫做荒謬
在一個不適當的時候遇到一個適當的人叫做悲劇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賞析

http://122.227.170.78/LaoNian/du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62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賞析

原文: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1)。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3)。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注釋:
  (1) 僇人,受刑戮的人;有罪的人。當時柳宗元貶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稱。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從我被貶官到永州以來,心中常懷恐懼。這句話顯示了作者抑鬱的心緒。
  (2)、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凡該州不同景象的山水,我都遊覽過了。
  (3)、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的精神從身體的約束中解放出來,與大自然融合。

譯文:(明明譯)

自從我成為罪人,貶謫在永州,心中一直憂懼不安。空余時,常緩緩散步,漫無目的到處轉悠。每天與隨從一起爬高山、鑽深林,順著迂回曲折的山間小溪走到源頭,深幽的泉水,怪異的山石,無論多遠, 我們都到過了。一到那裏,我們便拂開野草坐下,拿起酒壺倒幹痛飲至醉。喝醉後便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睡著就做夢,心所達的境地,在夢中也同樣出現。醒了就起來,起來了就回家。我以為,永州的山水景色稍別致有特色的我都見了,卻不知道還有西山的奇特秀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才發現西山的不凡景色,於是帶著僕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擋路的荊棘灌木叢,燒掉雜亂的茅草,這樣一直來到西山之巔。攀援著樹枝爬至山頂,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下,舉目俯視:幾乎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席下,高聳的山頭和低窪的山谷,只像是小土墩,和螞蟻洞。看似在尺寸之間,實則千里之外的景色,全都聚集眼前,沒能隱藏躲過。綠水縈繞著青山,遠遠地與天連在一起,放眼四望,都是類同的景色。這才意識到這座山確實很高了,卓立不群,不是一般所見的小土丘。我的身心也散放開來與天地間的浩然之氣匯在一起,無邊無際,飄飄然遨遊在造物之中不知盡頭。於是拿起酒杯滿斟,放懷痛飲至醉倒在地。不覺間日落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地降臨,直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還不想歸去。我的精神似乎從身體的約束中掙脫了出來,真正是形神俱忘,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我這才認識到過去自己並沒有真正地遊覽過,旅遊生活從此才算開始。
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

賞析

柳宗元謫居永州,即現在湖南零陵,唐朝時這裏被人們看成是一個蠻荒之地。周圍雖有不少的奇山異水,但是因為人跡罕至,所以沒有被人們發現。柳宗元來到這裏以後,心情抑鬱,就常常用探幽尋勝,徜徉山水來自我消遣。他非常驚異地發現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連忘返,並生髮為文字。他連著寫了好多篇遊記,特別是其中的八篇遊記成為前後連貫、脈絡相通的一組散文,被後人稱為“永州八記”。而《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八記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間隔了一條湘江。它從朝陽岩起到王茂嶺止,綿延數裏之長。這篇遊記的題目就很耐人尋味。文章既然寫遊西山的經過,那為什麼不像一般作者那樣,起一個叫《遊西山記》的題目呢?有人說可能考慮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時候還飲酒取樂,以酒來助遊興。那他為什麼不起一個《宴遊西山記》的題目呢?看來這篇文章題目“始得”二字,定有奧妙。“始”,開始。“得”,原義獲得,引申為發現。字面意思是,開始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游之樂的遊記。筆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個意思:

一是這篇遊記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為八篇的開頭。表達了第一次尋訪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於作者遊覽永州並不是從遊西山開始的。在遊西山之前,他曾經到過一些地方,並且也寫過一些記載遊覽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遊過一個祠廟“八華寺”,並發動在那裏建造了一個西亭。他還寫了一篇《永州八華寺新作西亭記》的散文。但柳宗元覺得只有在遊覽了西山之後,他才算真正的發現了永州山水的特別之處。並且在遊覽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獨特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過去遊覽的時候,從來沒有體會到的,給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遊覽西山看成是遊覽永州山水的真正起點。那麼“始得”這兩個字就非常鄭重的標明了遊覽西山以前的和這次遊覽西山的分界; 三對作者有特殊意義。從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貶永州後“恒惴慄”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審美感受;從遊覽本身看,這之前,因心境壓抑而出遊並無太多樂趣,從這兒才開始真正的遊覽。
我認為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佈局也好,都和題目“始得”二字有密切關係。全文五次或明或暗點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應仔細加以體會。文章內容是寫發現並且宴遊的經過,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感受。具體安排是,先寫遊西山的情形,再寫遊西山的經過和感受。這樣文章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自餘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結束。這裏並沒從“始得”二字落筆直接寫遊覽西山。這部分沒有涉及到遊西山的內容,而是先寫平日的遊覽,即遊西山以前的遊覽活動。

文章一開頭,先交待了自己當時的身份和處境。這是一種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處境,也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具體背景。“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餘”,第一人稱代詞,作者自指。“僇人”,罪人。“僇”同“戮”,即殺戮。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動中得罪了皇帝成為朝廷的罪人,被貶官到永州,所以自稱為“僇人”。“是”,指代詞,此,這。“是州”,此州,指永州。永州是個荒涼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這裏,與自己的戰友隔絕,音信皆無,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當然是常常恐懼不安的。這幾句說,這是我成為朝廷罪人以後,住在永州這個地方,常常恐懼不安。

這個開頭,包含了許許多多長久積壓在內心的悲憤心情,當然其中就有一種無聲的抗議。自己是這樣一種罪人的特殊身份,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處境裏,懷有這樣的心情,因此當他遊山玩水的時候,那種感受自然同那些風流休閒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遊覽中,排解內心的憂憤,在遊覽中忘卻現實處境,想在精神上尋找某種寄託。所以他寫:“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慢慢而遊。”“其隙也”在句中充當狀語“隙 ”,空隙,閑下,空閒。這是說,每當自己政務之餘,偶有空閒的時候,到處走走、玩玩。 在“行”“遊”兩個動詞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兩個重疊的形容詞。“施施”“慢慢”,是漫步走著的樣子,漫不經心的外在動作。通過外在動作的描寫,實際上表現了作者在遊覽的時候,一種寂寞、愁悶的、無可無不可的精神狀態。兩個“而”字是連詞,用在狀語和動詞謂語之間,表示前後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相當於現代漢語中間的“地”。“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遊的人,不一定專指他的僕從。“入”,走過,穿過。“窮”,本義終極、盡頭,這裏用作動詞,是尋根追源的意思。“回”,彎曲。“窮回溪”,意思是沿著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頭。“幽泉怪石”,這就是作者所要尋訪的自然山水。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遊興之濃。這裏連用了三個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每個句子裏邊都用一個動詞,與“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讀起來有一種運動節奏感。這三個短句又簡潔地概述了遊覽過程。

下面寫平日的宴游之樂。“到則披草而坐……覺而起,起而歸。”“披”,分開,把草撥開。“傾壺”,把壺中酒倒光。“更”,更加,進而。“更相枕以臥”比“披草而坐”更進了一步。所以說“更”。“枕”,用作動詞,枕靠枕相濟。“相枕”是動詞“臥”的行為方式作狀語。中間加“以”,連詞,相當於“而”。“意”,內心活動,因心中有所思,於是便有所夢。這就是“意有所極”,而“夢亦同趣”的意思。“趣”通假字,同“趨”。“覺”,夢醒,相對上句夢而言。這幾句說,到了就分開雜草坐下,倒盡壺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著躺下,一躺下就常常做夢,心中想到哪里,夢也就做到那裏,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家。

這一節寫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間,以幽泉怪石為伴,根本無意於留戀山水景色,他尋訪山水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現實世界,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險惡處境。而我們讀這幾句的時候,是否會感到這些語句有一種回環,複遝的韻味。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這是作者在這裏運用了頂針續麻的修辭方法(上句尾與下句頭用的是同一個字)這樣就上下勾連,連貫而下。“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有助於表現遊覽者那種要有所忘懷,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種回環、複遝的韻味。它概括了一個接一個的漫遊活動,略去了無關緊要的交待性敍述,強調了這些動作的連續性和隨意性,渲染了乘興而來,漫不經心的心情。“以為凡是,皆我有也。”這是對第1段課文的總結。“以為”,認為。這兩字表明這是作者的主觀結論。而“以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內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領起第2段課文。這幾句說,我自以為永州的山水凡有點特別形態的,都被我遊遍了,卻從來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異。而且這裏“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態。作者沒有看到西山、遊覽西山,所以說“未始知西山怪特”。這是從反面來扣住題目裏“始得”二字。

這一節寫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間,以幽泉怪石為伴,根本無意於留戀山水景色,他尋訪山水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現實世界,暫時忘卻自己所處的險惡處境。而我們讀這幾句的時候,是否會感到這些語句有一種回環,複遝的韻味。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呢?這是作者在這裏運用了頂針續麻的修辭方法(上句尾與下句頭用的是同一個字)這樣就上下勾連,連貫而下。“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有助於表現遊覽者那種要有所忘懷,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種回環、複遝的韻味。它概括了一個接一個的漫遊活動,略去了無關緊要的交待性敍述,強調了這些動作的連續性和隨意性,渲染了乘興而來,漫不經心的心情。“以為凡是,皆我有也。”這是對第1段課文的總結。“以為”,認為。這兩字表明這是作者的主觀結論。而“以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內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領起第2段課文。這幾句說,我自以為永州的山水凡有點特別形態的,都被我遊遍了,卻從來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異。而且這裏“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態。作者沒有看到西山、遊覽西山,所以說“未始知西山怪特”。這是從反面來扣住題目裏“始得”二字。

下面我們從全文結構上來分析這段文字的作用。寫過去遊覽的情形好像與遊覽西山沒有關係。所以有人提出這段文字是否多餘?筆者認為作者先寫未得西山,再寫始得西山,這樣安排會使遊覽西山的內容更加突出。這種寫法古人稱之為“反筆寫法”。反筆即陪襯的手法。現在稱之為“鋪墊”“反襯”“側面烘托”。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尋常。這“非同尋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狀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遊覽西山以後,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獨特,是過去從來未曾體驗過的。這樣的結構安排,前人曾評論說:“篇中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儘管第1段沒有從正面入題,但和後面遊覽西山在內容上是有聯繫的。這第1段是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在佈局結構方面的匠心所在。

接下便寫發現西山和始遊西山的經過,著重寫在山頂所見所感。登高眺望,“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作者的描繪,沒有直接著力於西山本身的景物,而是依據透視原理著力刻畫登臨眺望中收入眼底的遠景,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映襯,以及生動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構成一幅絢麗多姿縈青繚白的山水圖畫。作者本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不附權貴的高尚品格。他對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熱烈讚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堅持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現。面對如此美景,作者於是乎"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直到"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作者當時常懷憂懼,滿腔幽憤。而登臨西山頂峰所獲得的與大自然渾而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憂懼和悲憤一掃而空,精神上暫時獲得了莫大的解脫。

後半部分用鄭重交代時間開頭,以見“始得西山”之異于以前諸遊。法華寺地勢高,西亭所見無遺,終於望見西山。“始指異之”,“始”字再出,正式點題,“指”而才能“得”,“異”則應前“怪特”.接著命僕人開道前往,過、緣、斫、焚四字領起四個短句,以動實結構的短促排比句式,構成一隱促之勢,往日“施施”、“漫漫”的情態立變,可見西山之“異”有多大吸引登西山之舉僅用“攀援而登。箕踞而過”八字,就寫出了身登目遊的過程。“則凡”以下,專寫西山。先繼以“借賓定主”之法寫西山的雄奇。然後從西山引發所感。作者不是正面寫西山。卻寫立於西山之所見,“則幾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這是以所見之遠寫西山之高,是總括之筆。“岈然”者似蟻垤“窪然”者如洞穴,這眾山的總貌足以反襯西山雄峙特立之勢,值是第一層次:言高下之勢。“尺寸千里”,實因登高才能望遠,正所謂“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裏,則可圍於寸眸”南朝宋宗炳《畫山水序》)。遠近景區重疊壓縮,都入於眼內,這是第二個層次。言所見之廣。青山縈廻。白水繚繞,直到與天相接,四方望去,所見如一。這是第三個層次:言西山有眾山擁戴之勢。於是,“然後知”三字使“始得”之意第三次出現:西山之特立引發出“不與培塿為類”之感,這是從形貌言;由西山之超乎眾上,聯想起其如同顥氣的悠悠無際、漫漫無涯,這是從精神而言:由西山之與造物者相始終,想到它的洋洋無窮盡,這是從生命力而言。至此,作者才從自然中的西山,“始得”人格化的西山,山引發了人的胸襟,人也認識了山的精神,對空合一,情景相融,這是正寫西山的筆墨,也是全文的精華。

山移人情,人又移情於山,接著就是由遊而宴之舉.“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此番之醉雖曰“頹然”,卻非以前的“相枕而臥,臥而夢”真正為西山所陶醉了。不是麼?“蒼然暮色”四句非但寫出“暮從碧山下”的神韻,“猶不欲歸”與前“覺而起;起而歸”相較,可見此番眷戀正是心靈充實的表現“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進一步點明蕩滌靈魂,開拓心胸,使人格精神宇宙自然合一之意。“恒惴傈”的心態被破除了,“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遊於是乎始”。至此,主定賓棄,以西山之遊否定昔日之遊,“然後知”連二 “始”字,“始”字四出又第四次點題,文中關鎖可見.最後,以“故為之文以志”並書年份作結,是對此遊之重視。同時也是對“始得”的重要補充。

《始得西山宴遊記》達到了描摹山水與言志抒情完美結合的境界。山水遊記之作並非始於柳宗元,遠的不說,僅唐人之中、元結就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如清人吳汝綸就認為:“次山放恣山水,實開子厚先聲。”但是情景交融,將山水人格化卻是柳氏獨造之境。本文寫作有二個特點較為鮮明

  一、比照與映襯。文章一開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貶後的憂懼、苦悶心情,這與遊山玩水的賞心樂事恰成鮮明對比,給“山水之樂”定下了一個悲涼情調。自然景物的美好與社會現實的黑暗,不協調地激蕩著作者的情感。作者對游山的描寫,也多從比照和映襯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寫“未得”西山的“漫漫而遊”,正是為了反襯一識西山的驚喜;寫萬物的渺小,更顯示出西山的“特立”。

  二、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敍事寫景,都飽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現了作者寂寞惆悵、孤標傲世的情懷。例如,寫“披草而坐,傾壺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現;寫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寫照。實際上,柳宗元所描寫的西山一帶,只是一般的丘陵,並非崇山峻嶺。他不過是借景抒懷,在山水之間澆灌自己的情感,賦予山水以個人的情志。山川壯麗卻無人賞識,如同士人之懷才不遇。他讚美西山正是以之言志抒情。



========================================================================

更多 see also:

中學 中國語文課文26篇名單 Form 1-3   舊學制Form 4-5
http://rogerkungpublic.blogspot.hk/2012/04/26-form-1-3-form-4-5.html


中學 中國語文 課文集 (before 2007)
http://sites.google.com/site/secchiart/

中學會考 中國文學課文35篇名單 舊學制Form 4-5
http://rogerkungpublic.blogspot.hk/2014/04/chi-lit-35-form-4-5.html

香港中學會考 - 中國文學 讀本 (卷二) (2011年以前)
http://sites.google.com/site/hkceechineseliterature/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高級補充程度)  文化篇章6篇名單 舊學制Form 6-7
http://rogerkungpublic.blogspot.hk/2014/04/as-chinese-form-6-7.html



========================================================================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本網誌成立一周年

今天是本網誌 (http://rogerkungpublic.blogspot.hk) 成立一周年。承蒙各位支持,由2011年11月26日開站以來已有 8,478次網頁瀏覽記錄,期望年尾前能突破1萬次網頁瀏覽。本網誌成立的原因是找不到罷放文章的平台,香港只有一兩份中文收費報章的一角和英文報章有「Letters to the Editor」,字數又有限制,免費報章更不用說。知識性文章擺放在Fb又不太合適。但本網誌的文章越多,分類 (label) 及搜尋則越困難。

若對本網誌的設計有任何意見,請留言給我,請繼續支持。

於右邊搜尋 「文: Roger Kung」即可瀏覽本人的文章。



========================================================================






3G vs WiFi 西西弗斯 - 科技論文發表 - xzbu.com 中國論文網 (3G手機, WiFi 輻射)

http://www.xzbu.com/8/view-3072697.htm

3G vs WiFi 西西弗斯

發佈:科學Fans 2012年第5

發佈日期: 2012-06-09


   當約伯斯把互聯網裝進衣服口袋時,3GWiFi幾乎一夜之間由“高帥富”的稀罕物變成普羅大眾的數字寵兒。不過,總有那麼一撥人以輻射為名,對數位時代的一切無線設備持懷疑態度。假如3GWiFi必須關閉,你能捨得嗎?

 3G手機,這個可以有

  我們先來看看標準,國際通行以SAR作為衡量手機輻射的基本限值,即單位時間內單位品質的物質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目前國際通用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歐洲標準2Wkg(中國採用的歐洲標準),一個是美國標準1.6Wkg。對於目前市售的3G手機,美國環境工作組研究表明,輻射量最低的手機是LGQuantum,僅為0.35WKg;輻射量最高的手機是摩托羅拉Bravo,輻射量為1.59Wkg。此外,大紅大紫的Droid+2+Global和黑莓8820的輻射值均為1.58WKg

  以上資料意味著,最“惡劣”的手機(山寨機除外)輻射尚在美國的高標準之內。

  3G時代,無論你用的是“神馬”手機,只要你確定來自正規管道,那麼它的輻射一定是在國家標準範圍內。假如你的確不放心,在購買手機時,請你仔細閱讀說明書,說明書中一般都會標明:“本產品電磁輻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為XXW%2FKg。”

  既如此,3G手機真可以有。

  2007年,香港電訊管理局曾經檢測62WiFi無線路由器周圍的輻射強度,其強度頂天才達到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頒佈的安全上限的0.3%,而且這些輻射值都是在很靠近無線路由器的位置測量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家用WiFi時,關上一扇門都能減弱信號。

 WiFi無線上網使用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5GHz,屬於電磁輻射,其頻率遠遠低於電離輻射。WiFi輻射能只有2μWcm2,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以嚴格標準著稱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作規定,只要無線網路設備的輻射限定在是1000μWcm2內都是安全的。因此,哪怕你的房間充滿了無線設備,也不會直接對人體產生危害。如果在公共場所使用免費提供的WiFi上網,那還真是不上白不上!

  並駕齊驅?

  一個離身體有一段距離(幾米或幾十米)的無線路由器常年運行,它1年所產生的輻射大概也只相當於打幾十分鐘手機的輻射量。

  對於上網者來說,WiFi輻射的主要來源並不是那些外表看起來“很專業很輻射”的路由器,而是手中正在進行上網連接的移動終端設備(手機、電腦或平板)。但是,移動終端設備無線上網的輻射吸收比率輻射值很低,低到只有手機接聽電話時的1%。因為手機可以緊貼著大腦,通話一次只是幾分鐘。

  隨著技術的進步,3GWiFi同時內置的產品早已不是稀罕物,於是乎,你不得不懷疑這兩個無線網路同時運行的輻射後果。這裏要特別注意,在3GWiFi同時使用時,3G的輻射值遠大於WiFi。不過話說回來,很少有人會在有WiFi的情況下使用3G網路,就算真有這樣不太正常的人,但只要設備是正常的,3GWiFi並駕齊驅也奈何不了人體健康。

  WiFi上網。不上白不上

  核輻射、X射線、y射線和宇宙射線,直接照射人體的話,數秒之內白細胞大量死亡,再待久點就只有向美麗世界說拜拜了!不過請注意,這是電離輻射,你想接觸還不一定能找得到地方。生活中常見的是電磁輻射,基本上都是頻率為9kHz-300GHz的無線電,其設備發射頻率較低,能量也較弱,遠沒有達到將分子分解的能量。



========================================================================






dBm - Wikipedia (3G手機, Wifi 輻射)

http://en.wikipedia.org/wiki/DBm


dBm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A schematic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Bu (the voltage source) and dBm (the power dissipated as heat by the 600 Ωresistor)
dBm (sometimes dBmW) is an abbreviation for the power ratio in decibels (dB) of the measured power referenced to one milliwatt (mW). It is used in radio, microwave and fiber optic networks as a convenient measure of absolute power because of its capability to express both very large and very small values in a short form. Compare dBW, which is referenced to one watt (1000 mW).
Since it is referenced to the watt, it is an absolute unit, used when measuring absolute power. By comparison, the decibel (dB) is a dimensionless unit, used for quantifying the ratio between two values, such as signal-to-noise ratio.
In audio and telephony, dBm is typically referenced relative to a 600 ohm impedance,[1] while in radiofrequency work dBm is typically referenced relative to a 50 ohm impedance.[2]

Contents

  [hide

[edit]Unit conversions

0 dBm equals 1 milliwatt. A 3 dB increase represents roughly doubling the power, which means that 3 dBm equals roughly 2 mW. For a 3 dB decrease, the power is reduced by about one half, making −3 dBm equal to about 0.5 milliwatt.
To express an arbitrary power P in watts as x in dBm, or vice versa,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may be used:
\begin{align}
  x &= 10 \log_{10}(1000P)\\
  x &= 10 \log_{10}P + 30
\end{align}
and
\begin{align}
  P &= \frac{1}{1000}10^{\frac{x}{10}}\\
  P &= 10^{\frac{1}{10}(x-30)}
\end{align}
where P is the power in W and x is the power ratio in dBm. Below is a table summarizing useful cases:
dBm levelPowerNotes
80 dBm100 kWTypical transmission power of FM radio station with 50-kilometre (31 mi) range
62 dBm1.5 kW = 1,500 WMaximum legal power output of a U.S. ham radio station.[3]
60 dBm1 kW = 1,000 WTypical combined radiated RF power of microwave oven elements
50 dBm100 WTypical thermal radiation emitted by a human body
Typical maximum output RF power from a ham radio HF transceiver
40 dBm10 WTypical PLC (Power Line Carrier) transmit power
37 dBm5 WTypical maximum output RF power from a handheld ham radio VHF/UHF transceiver
36 dBm4 WTypical maximum output power for a Citizens' band radio station (27 MHz) in many countries
33 dBm2 WMaximum output from a UMTS/3G mobile phone (Power class 1 mobiles)
Maximum output from a GSM850/900 mobile phone
30 dBm1 W = 1,000 mWTypical RF leakage from a microwave oven
DCS or GSM 1,800/1,900 MHz mobile phone. EIRP IEEE 802.11a (20 MHz-wide channels) in either 5 GHz Subband 2 (5,470–5,725 MHz) provided that transmitters are also IEEE 802.11h-compliant, or U-NII-3 (5,725–5,825 MHz). The former is EU only, the latter is US only.
29 dBm794 mW
28 dBm631 mW
27 dBm500 mWTypical cellular phone transmission power
Maximum output from a UMTS/3G mobile phone (Power class 2 mobiles)
26 dBm400 mW
25 dBm316 mW
24 dBm251 mWMaximum output from a UMTS/3G mobile phone (Power class 3 mobiles)
1,880–1,900 MHz DECT (250 mW per 1,728 kHz channel). EIRP f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a (20 MHz-wide channels) in either the 5 GHz Subband 1 (5,180–5,320 MHz) or U-NII-2 & -W ranges (5,250–5,350 MHz & 5,470–5,725 MHz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EU only, the latter is US only.
23 dBm200 mWEIRP for IEEE 802.11n Wireless LAN 40 MHz-wide (5 mW/MHz) channels in 5 GHz subband 4 (5,735–5,835 MHz, US only) or 5 GHz subband 2 (5,470–5,725 MHz, EU only). Also applies to 20 MHz-wide (10 mW/MHz) IEEE 802.11a Wireless LAN in 5 GHz Subband 1 (5,180–5,320 MHz) if also IEEE 802.11h compliant (otherwise only 3 mW/MHz → 60 mW when unable to dynamically adjust transmission power, and only 1.5 mW/MHz → 30 mW when a transmitter also cannot dynamically select frequency).
22 dBm158 mW
21 dBm125 mWMaximum output from a UMTS/3G mobile phone (Power class 4 mobiles)
20 dBm100 mWEIRP for IEEE 802.11b/g Wireless LAN 20 MHz-wide channels in the 2.4 GHz ISM band (5 mW/MHz).
Bluetooth Class 1 radio. Maximum output power from unlicensed AM transmitter per U.S.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rules 15.219.[4]
19 dBm79 mW
18 dBm63 mW
17 dBm50 mW
15 dBm32 mWTypical Wireless LAN transmission power in laptops.
10 dBm10 mW
6 dBm4.0 mW
5 dBm3.2 mW
4 dBm2.5 mWBluetooth Class 2 radio, 10 m range
3 dBm2.0 mWMore precisely (to 8 decimal places) 1.9952623 mW
2 dBm1.6 mW
1 dBm1.3 mW
0 dBm1.0 mW = 1,000 µWBluetooth standard (Class 3) radio, 1 m range
−1 dBm794 µW
−3 dBm501 µW
−5 dBm316 µW
−10 dBm100 µWTypical maximum received signal power (−10 to −30 dBm) of wireless network
−20 dBm10 µW
−30 dBm1.0 µW = 1,000 nW
−40 dBm100 nW
−50 dBm10 nW
−60 dBm1.0 nW = 1,000 pWThe Earth receives one nanowatt per square metre from a magnitude +3.5 star[5]
−70 dBm100 pW
−73 dBm50.12 pW"S9" signal strength, a strong signal, on the S-meter of a typical ham or shortwave radio receiver
−80 dBm10 pWTypical range (−70 to −90 dBm) of wireless received signal power over a network (802.11 variants)
−100 dBm0.1 pW
−111 dBm0.008 pW = 8 fWThermal noise floor for commercial GPS single channel signal bandwidth (2 MHz)
−127.5 dBm0.178 fW = 178 aWTypical received signal power from a GPS satellite
−174 dBm0.004 aW = 4 zWThermal noise floor for 1 Hz bandwidth at room temperature (20 °C)
−192.5 dBm0.056 zW= 56 yWThermal noise floor for 1 Hz bandwidth in outer space (4 kelvins)
−∞ dBm0 WZero power is not well-expressed in dBm (value is negative infinity)
The signal intensity (power per unit area) can be converted to received signal power by multiplying by the square of the wavelength and dividing by 4π (see Free-space path loss).
I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practice, unweighted measurement is normally understood, applicable to a certain bandwidth, which must be stated or implied.
In European practice, psophometric weighting may be, as indicated by context, equivalent to dBm0p, which is preferred.
In audio, 0 dBm often corresponds to approximately 0.775 Volts, since 0.775 Volts dissipates 1 mW in a 600 Ω load.[6] dBu measures against this reference voltage without the 600 Ω restriction.
The dBm is not a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and therefore is discouraged from use in documents or systems that adhere to SI units (the corresponding SI unit is the watt). However the straight decibel (dB), being a unitless ratio of two numbers, is perfectly acceptable.[7]
Expression in dBm is typically used for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ower measurements, not for other types of power (such as thermal). A listing by power levels in watts is available that includes a variety of examples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to electrical or optical power.
The dBm was first proposed as an industry standard[6] in the paper "A New Standard Volume Indicator and Reference Level".[8]

[edit]See also

[edit]Reference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public domain material from the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document "Federal Standard 1037C" (in support of MIL-STD-188).
  1. ^ Bigelow, Stephen. Understanding Telephone Electronics. Newnes. pp. 16. ISBN 978-0750671750.
  2. ^ Carr, Joseph (2002). RF Components and Circuits. Newnes. pp. 45-46. ISBN 978-0750648448.
  3. ^ "Part 97 - Amateur Radio". ARRL. Retrieved 9/21/2012.
  4. ^ http://www.hallikainen.org/FCC/FccRules/CiteFind/015219.htm
  5. ^ Radiant Flux of a Magnitude +3.5 Star
  6. a b Davis, Gary (1988). The Sound Reinforcement Handbook. Yamaha. pp. 22. ISBN 0881889008.
  7. ^ Taylor 1995, Guide for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SP811
  8. ^ Chinn, H.A.; D.K. Gannett, R.M.Moris (January 1940). "A New Standard Volume Indicator and Reference Level"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 28 (1): 1-17. doi:10.1109/JRPROC.1940.228815.

[edit]External links




This page was last modified on 23 September 2012 at 0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