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2011-12-15 衝擊電視劇場, 天地無倫 - 編審周旭明訪問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11215&sec_id=12187379&art_id=15893403

衝擊電視劇場 天地無倫

2011年12月15日
  • (32人)
  • 瀏覽人次:29,400
吃人的社會,終於出現描寫吃人的劇集。
《天與地》一出,網民爭辯不休,「高登」大讚,「親子王國」普遍大罵,難得文化界也參與討論,作家撰文解構電視角色及劇情隱喻。劇中四個主角,遇上十八年前的一單血案後,性格大變,有人問:這是暗喻六四嗎?編審周旭明說:「對,最初劇本構想時,想到的就是『六四』。」

記者:何兆彬
攝影:楊錦文、周旭文
戚其義、周旭明。戚 90年代初曾離巢,到亞視拍過幾套劇,包括《點解阿 Sir係隻鬼?》他說當年因為在 TVB拍了幾年古裝,想拍時裝。他強調:「電視是一朝朝的,管理層唔同,就做不同的事。」趁周旭明行開,問監製點解同佢特別夾?「好玩!好玩!我跟他都很怕重蹈覆轍,每次想到新念頭,就等於同老闆角力。」

「六四」的隱喻

放大圖片
■《天與地》寫食人,這次拍照本想參考 Beatles 60年代被禁唱片封面,佈滿 BB頭及血肉,但過了四十年,還是怕被投訴。
12345678910
對《天與地》最基本的暗喻解構如下:陳豪是吃掉理想的麻木者、林保怡是犯罪後,用一生來救贖的贖罪者、黃德斌是忘記犯過錯,如常生活的遺忘者,至於三個男人都喜歡的佘詩曼,則是一名理想主義者,她繼續擁抱夢想,三個男人都仰慕她。一件血案,引發三種不同的做人態度,有網友就以此解讀,相信編劇是在隱喻「六四」。
「這問題是我第一次聽到的。」編審周旭明:「很老實,我承認我開始做這劇時是有想到『六四』的。當初搞這戲在 09年,原本設定是舊事發生在二十年前(按:現改為十八年前的 1992年)。我們沒想過要直寫『六四』,但在 09年剛好看了很多『六四二十周年』的資料。當年在廣場上的人,早已各散東西,有人去了做生意,有人在泰北做義工,有人繼續理想。當初大家都抱着一個單純到近乎無知的理想……」他解釋,純以編劇角色來看,「六四」事件是個很豐富的戲劇故事,「但當然我不想直接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輾轉之下,它就變成了另一個故事。在創作團隊裏,我沒有提過出來,所以他們都沒想過『六四』,其實只把它當成戲劇來看,阿戚也不會理會我這些想法──他關心的是戲劇上的元素,歲月的流逝及欷歔。而這是個香港人的故事,畢竟廣場上的故事對我們來說遠了一點。」
故事先設定好,再由監製戚其義決定全劇最重要的一個設定,「這戲最重要的一件事──調子,應該是沉重,還是互相廝殺?阿戚決定這是個浪漫的故事,演出、拍攝、音樂等,都朝着這個方向。」周旭明說。
放大圖片
■林保怡(鼓佬):吃人後搞工運,是贖罪者。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陳豪(宋以朗):吃人後只剩陰暗面,繼續做壞事,是麻木者。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黃德斌(鄭振軒):吃人後忘記做過壞事,生活如常,是遺忘者。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佘詩曼(葉梓恩):還有堅持,理想主義者。
12345678910

葉梓恩代表理想

周:「家明除了是角色,也是寓意,他是每個人的理想。當人吃掉理想,各人會各有一套生存態度。葉梓恩就是一直沒有放棄理想的人,所以她開始時並不快樂,可以想像,一個三十多歲的人,還執意於十多歲時的理想,一定不會快樂的;但同時,她在一班放棄了理想的朋友面前,大家都是無地自容的,當然也因為這三人吃了他的男朋友。」

夫子的自道

放大圖片
■第二集,刻意將吃人、絕食、陳豪鋸扒大大啖肉剪在一起,影像震撼。
12345678910
從前報章是報人辦的,電視台是製作人管的。傳媒的墮落,始自「數佬」管治──凡事以數字為標準。在強勢大台做劇集,老闆只顧收視率。戚其義和周旭明到底是四個角色中哪一個?是不顧收視的理想主義者,還是冒着低收視也要搞創新的贖罪者?
戚其義想了一想:「我就當然是葉梓恩。我覺得,咁大個台裏面,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堅持的。」葉梓恩因為有堅持,所以台長不喜歡她,雖然她節目叫好,但她不快樂。戚其義你快樂嗎?「我感到不快樂時會在戲劇裏尋找快樂。葉梓恩面對這種環境也一樣,明知個台係咁,但我的理想在這裏呀!我們在公司尋求另一種快樂,另一種空間和平衡。」在公司孤獨不孤獨?有沒有人潑冷水?「潑冷水就一定有,唔使疑惑,一定有!」戚說。
「我們做的事,被人潑冷水都不是只有這個戲,好自大咁講:過去十年我們一早在嘗試這些東西啦!」周說;「最喪一次,是在亞視拍《點解阿 Sir係隻鬼》,花十幾萬買了架米格戰機返來拍戲。」戚說。
你們一定常被人嫌麻煩,阻人收工。戚:「佢成日被人話刻薄㖭啦,唔俾手下返去瞓覺。」周說那個年代,大家都後生,樂於通頂。「平時被人話麻煩?絕對會!但通常不是做的同事嫌麻煩,而是他的上司。」戚:「因為他怕程序會被打亂。」
看《天與地》描寫傳媒,總覺得二人在劇中夫子自道。劇集中,十八年前 Dr.Dylan是葉梓恩等的偶像,她打電話去點歌,電話駁通她快樂地笑。十八年過去,電台卻嫌你還講「樂與怒」,過時了,結果被迫退休!怕不怕有一日變成 Dr.Dylan( Joe Junior飾)?「哈哈哈!」二人一陣轟笑,你眼望我眼,一陣 Dead Air後,周旭明回到上一個問題:「一套劇集 30個鐘頭,怎可以講到一個人的一生?講真,我自己是四種都有,有些位會刻意忘記,有些位是既然已咁差,再差都無所謂,但有時我們有想做相反的事,想保持年輕時那種理想,所以四個角色都有我們自己在裏面。」
放大圖片
■吃人的一幕,其實還沒播出,已收到多個投訴。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天》播出第一周,對白中談到用蛇宴收買選民,已被網民熱烈討論。
12345678910

唔明你搞乜

《天與地》第一周收視平均只有 26點,不算好,第二周再跌,平均 25點,第三周再跌,這種事情不是首次發生。 04《金枝慾孽》叫好叫座,但 06年《火舞黃沙》收視一直不高。今次《天》在網上掀起熱烈討論,文藝青年們論它的拍攝/敍事手法,論它的寓意,論「到底人到甚麼絕境時,才會吃人?」老闆永遠最實際,賣錢的東西最好,不賣錢的,心裏說好,口也不會講出來。一心想突破,但收視不佳,原來連二人母親都大叫看不懂。
「我阿媽唔鍾意睇!但我阿媽唔鍾意睇我嘅戲,又唔係淨得呢一部!哈哈哈!」周旭明大笑。戚其義:「我阿媽都係嗰句:『唔明!唔明你搞乜!』大家需要多一點時間理解,我就盡量解釋。可能因為是我媽,她對我會多一點耐性。」觀眾沒耐性理解,失望嗎?「無喎。其實這些手法在《珠光寶氣》已用過,這是我跟旭明的興趣,希望可以給觀眾新的觀影經驗。但這次觀眾的接受能力,真的比我們想像中遜色。」
「我們知道回響幾大,手法有爭議性,大家也留意到這不是大家習慣看的劇集。」戚其義:「其實我同旭明一直有嘗試,在戲中與觀眾造成互動。但在這一次,因為《天與地》的題材深層一點,在表現方式上比較內在,例如殺人一幕,觀眾很關注怎樣殺人劏人,有沒有血腥呢?但其實我們的重點不在這裏,而是想觀眾感受演員表現內心的恐懼,一般觀眾未必習慣我們的處理方法。重點不是在某一場戲,而是全部講故事都籠罩着這樣的處理,觀眾看下去會明白。」

表達方法

《天與地》由第一集開始就被師奶們投訴艱澀難懂,葉梓恩(佘)在山上迷路,卻突然遇上二十年前的年輕家明,二人在雨中共度一段美好時光,家明將梓恩送回家中,梓恩突然豁然開朗,決定丈夫情人兩個都不要。周旭明解釋,這段回憶本來也可以用傳統拍法:「那就是:阿佘走到電話的修理亭,定神下,響起了年輕時的回憶,在雨中回到舊日時光,顏色調控下,聲音也加了回音,整段戲由年輕的她,與年輕的家明演到尾,再回到現在式;而我們現在的內容一樣,但拍法不一樣,為何要這樣選擇?並不是故作艱深,而很明顯是傳統方法趣味性不及現在,觀眾會錯摸,以為阿佘遇上了一個年輕男子對話。我們追求的只是有趣一點,戲劇效果更強烈!」周旭明:「觀眾可能不舒服,這就關乎大家的要求。觀眾到了餐廳,想點甚麼?但我們這個是集體農場,你來到,你是可以參與,種一棵甚麼來吃的。到最後,我們發現觀眾的抗拒比我們預期的厲害,之前,我們預計他們會不慣,但結論是與我們預期有點落差了。」
「現在大家常討論無對白的戲。我記得《網中人》,廖偉雄演阿燦,拍他這天起床,做了香港人好雀躍,梳靚個頭先──拍他梳洗拍了好長,一句對白都沒有!直至阿媽鄧碧雲叫:好起身返工喇死仔。導演只給他一個性格,演員也沒有演甚麼的。這當時對我來說,這就是電視劇!不是因為那個年代節奏慢,而是因為大家明白這是另一種表達方法。」這麼說,是大家都承認觀眾/製作都退步了?「進化或倒退很主觀。但觀眾的確沒有以往包容,包容未必是好事,但大家可以客觀一點去睇,睇完才決定喜歡不喜歡,睇完先揀。但今日的觀眾,不喜歡揀!」

口味單一化

論矚目,《天與地》可能是今年劇集之冠,有論者謂:戚周二人這次是刻意地放棄師奶,寧取年輕觀眾。周旭明聽到這裏,忍不住插話:「容我修正:我們不是放棄。對於師奶,即家庭主婦,我們明白我們的口味,不是他們喜愛的,數字上一定有流失,一定有人抗拒,但我們不會放棄他們,我們相信他們口味不只是這麼寡!始終是大台,我們在黃金時段播,有優勢,令她們有機會接受。但同時,我們有機會吸納一些已放棄了電視的觀眾──他們可能睇來鬧都唔奇!我們並不是為另類而另類,而是相信這個戲是需要用這樣的手法。」他補充:「大家都不想低估師奶的水平,因為若如此一廂情願,這是不尊重她們的。」
掛着金牌監製的金漆招牌,周周收視下跌,可有壓力?戚:「沒有壓力。老實說,賣任何一條橋,都要好多老細過濾後才出來;而且,如今的手法也不比從前電視台的導演新穎呀!嚴浩、甘國亮他們都拍過很犀利的戲呀!《天》其實幾 Basic!」周:「無可否認,從前的電視戲劇種類很多。」戚:「變成如今這樣,大概是投訴文化造成的吧。《天》第二集講食人,其實沒把過程拍出來,回響、投訴已這麼大!但回到我師傅(甘國亮)的年代,他們的拍法更犀利!」周:「現在都批評電視劇劇種不多元化,作為從業員,我們當然責無旁貸,但口味單一化的又何止電視呢?我識很多做音樂的朋友也捱得好辛苦,好憎做 K歌,點解搞成咁?係咪又鬧番音樂人?現在可能資訊太爆棚,很多人都拿二手資訊來批評,根本沒有看過作品本身。」
戰友鮑偉聰(前 TVB編劇)曾批評近年的電視劇都消了毒,例子有《義海》把國共政府稱為「舊政府/新政府」,創作人畫地為牢,自我審查,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總有一些界,是創作這個產業不能寫的,如政治性的大財團的,多少都有界!《天》是否特別踩界呢?倒沒有,但早期有高層聽到我們寫選舉,是有點警覺!但其他高層很理解,我們不會寫泛民或建制,因為從商業考慮來看,寫任何一邊都不着數!」香港不可能出現寫泛民的電視劇?「其實我未必想寫泛民㖭!如果我寫泛民面對的問題,泛民未必願意面對,但同時我又不想見到建制派看劇時拍手掌!」
問電視圈可有甚麼風氣是想改變的,周:「我當然希望老細有更多勇氣去領導,你可以帶錯路,但要嘗試一下。」戚:「對,希望管理層會有 Guts啲!」

歷年作品

放大圖片
■《點解阿 SIR係隻鬼 II》( 1993)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金枝慾孽》( 2004)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先生貴姓》( 1999)
12345678910
放大圖片
■《珠光寶氣》( 2008)
1234567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