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香港經濟日報網站 : 2011年12月6日 - 評論 - 挖到社會最痛處《天與地》引爆共鳴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a0fe669-4bf9-4d31-846a-1399711c3e92-896360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a0fe669-4bf9-4d31-846a-1399711c3e92-896360?source=print&printable=true

logo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評論

挖到社會最痛處《天與地》引爆共鳴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無綫電視劇《天與地》近期大熱,劇中啜核對白成為facebook、討論區的熱議話題,究其原因,是該劇敢於批判社會現象,道出年輕一族對社會現狀的不滿,能引起共鳴。
  標榜探討人性的《天與地》,本來是去年年初已拍好的倉底劇,上月尾正式播映。故事講述4名夾band少年18年前登山遇事,其中3人為求生存,只得把剩下1人吃掉。3人成長後各有故事,有人從事金融行業、有人搞工會搞抗命等。
諷刺時弊到肉 年輕人有同感
  最初觀眾還在議論角色設定是否以Beyond為藍本,後來卻發現,該劇的更耀眼之處,原來是在對白字裏行間諷刺時弊,諸如諷刺建制派辦蛇齋餅糭的「工會搞蛇宴摘荔枝」、諷刺政務司司長林瑞麟的「又做人肉錄音機?」(見表1)。
  雖然劇集播出後觀眾反應兩極,如有主婦嫌劇情複雜而捨棄,寧願轉台看韓劇,但想不到在網上卻是熱爆,更多是年輕一代對啜核對白的讚賞,紛紛節錄電視劇片段,放上youtube強力散播。
  事實上,港人認為創作自由受限制的內地,他們的電視劇反而時有貼近社會題材的作品,如近兩年熱播的《蝸居》及《裸婚時代》(見表2),都是回應社會最熱議的問題:樓價高、物價貴。
  本港電視劇在反映社會時弊的角色,一直毫不吃重,這次《天與地》講獨立精神、講工運、談財團剝削勞工,擊中年輕人口味,與無綫傳統電視劇的情情愛愛、宮廷鬥爭的主綫不同,予人較新鮮感覺:
  1. 講社會:Hong Kong is dying, you know?
  一句講述香港沉淪的對白,卻是近日港人的口頭禪,說到底,不外乎是說出不少小市民或80後的心聲,放大市民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社會文化愈來愈單一的聲音,社會只以錢論成敗,而有網民引伸至討論教育制度死板、羊群心態等問題。
  2. 講政治:蛇齋餅糭、人肉錄音機
  區議會選舉剛過去不久,隨即出現種票風波;林瑞麟民望低處未算低,卻升職平步青雲。市民肚內一股怨氣,電視對白正好反映心聲,有立場傾向泛民的網民就盛讚,諷刺蛇齋餅糭的對白,可替市民向建制派「出一口怨氣」。
上一套同類劇 要數《大時代》
  80後的民陣召集人黎恩灝稱,本港電視劇大多與社會現實脫節,故此對《天與地》講述的反映社會現狀內容感到驚訝,他認為對上一套有相同效果的電視劇,已是接近20年前的《大時代》。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梁旭明指出,《天與地》套用蛇宴、人肉錄音機等社會熱門話題,屬與時並進的表現,無疑有別於過往的港劇,普羅市民容易引發共鳴。
  不過,梁旭明亦指出,本港電視劇向來有另一通病——去階級化,劇內一眾主角皆不用憂柴憂米,人人住靚屋、開靚車,身處同一階級,對現實社會中不同階級的衝突與摩擦,是視之不見,亦不像日劇韓劇會以敏感題目做題材,如未婚媽媽、同性戀等,港劇是強調純粹娛樂。
倉底貨仍震撼 社會病態未除?
  《天與地》對社會的控訴雖只輕描淡寫,但無綫在欠缺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能偶有這種偏鋒作品,劇中對白諷刺時弊,總算為大眾吐吐苦水、抒發怨氣。
  不過,值得探討的是,該劇是兩年前的製作,但劇中提及的社會現象及問題,年輕人竟能產生共鳴,這究竟監製戚其義及編審周旭明,有洞察未來的能力,或是原來社會病態問題年年惡化無解決,實在值得為政者反思。
  《天與地》劇情錯綜複雜,更帶出不少社會問題,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圖為劇中演員出席宣傳活動。  (資料圖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