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馬太效應 (兩極分化現象) (維基百科 / 百度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A9%AC%E5%A4%AA%E6%95%88%E5%BA%94

馬太效應 - 維基百科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指科學界的名聲累加的一種反饋現象,最早由美國學者羅伯特·莫頓於1968年提出[1][2]。其名稱來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3]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一對相似的經文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起源


1968年,美國科學史學者羅伯特·莫頓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莫頓考察了決定這樣一個效應的社會心理條件和機制,並發現了多重發現的重複功能與傑出科學家的聚焦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傑出科學家會透過他們所發現的研究論述的重要價值,以及他們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強化。這種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有創造性的科學環境中體驗和交往的結果,還有一部分是後來社會確認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的結果;這種自信鼓勵科學家們去探尋有風險但重要的問題,鼓勵他們強調自己的研究結果。

宏觀社會意義上的馬太效應原理,明顯地表現在那些現在導致科學資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會選擇過程之中。

應用


經濟學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4] 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社會心理學

教育方面的長期馬太效應被運用在心理學家基思·斯塔諾威克Keith E. 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廣泛做了對閱讀能力和語言殘疾的研究。斯塔諾威克用「馬太效應」一詞,來形容早期成功獲取閱讀能力,通常會導致作為學習者成人後的成功這一現象,而如若沒有能在頭三年或四年中獲得閱讀能力,將可能造成長期的、學習不同新技能的困難。

兒童在開始閱讀方面的落後,也將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後來,當學生需要「從閱讀中學習」(其中,然後才學習閱讀),他們的閱讀困難會進一步造成學習大多數其他科目的問題。這樣,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會逐步下降,並進一步在學業上落後,跌幅會比同齡人越發增高。

學生閱讀能力愈高,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快、愈多,這結果進一步提昇閱讀能力,兩者良性地循環;閱讀能力愈低,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慢、愈少,這結果進一步妨礙閱讀能力的發展,兩者惡性地循環。於是,高閱讀能力的兒童,與低閱讀能力的兒童,在語文能力、對世界的認識等智能上的表現,差異只會愈來愈大,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始終無法修補。

因此,如果教師和家長對能力落後的兒童抱持觀望,期望他們的閱讀能力能隨年歲增長而自然趕及,這種想法實在不切實際。
閱讀能力影響你所做的一切事情
——摘錄斯塔諾威克的話(亞當斯,1990年,pp60)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方面一本著名課本「路易斯·費瑟L. F. Fieser)和瑪麗·費瑟M. Fieser):《有機化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Oganic Chemistry, Boston: Heath, 1957)」提到:「根據塞則夫(Saytzeff,1875年)的經驗規律,在酒精脫水時,會首先從相鄰的原子中分離出來,使氫更加匱乏。」在討論這一規律時附有一條注釋:「《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另外親電加成反應中的馬氏規則裏也能見到馬太效應。

圖書資訊學

馬太效應有助於提高那些聲名顯赫的科學家的科學成果知名度。
資訊產生和分佈中的「馬太效應」在社會資訊流的產生、傳遞和利用過程中,發現資訊及相關因素常常表現出明顯的核心趨勢和集中取向,如少數出版社會成為某類圖書的權威(核心)出版機構,為數不多的科學期刊因刊載了某學科領域的大量論文而成為該領域的核心期刊,少數作者(即資訊生產者)因寫得最多、被引用率最高而成為某一領域的核心作者;少數網站集中了大量用戶,傳遞功能強的辭彙被經常選用;SCI中80%的引文集中在15%~20%的期刊中等等現象。

期刊工作作為一項社會活動,受到馬太效應的支配和控制,主要表現為:
  • 高產作者群的出現——論文集中趨勢
  • 核心刊物的形成——文獻集中趨勢
  • 作者分佈不均衡——作者集中趨勢
  • 論文老化加快——時間集中趨勢。
由於馬太效應在期刊中產生的集中趨勢,使資訊集中,重點突出,資訊資源浪費減少,形成刊物間的競爭機制,有利於讀者及早準確獲得所需資訊。但要抑制不需要或過度的優勢積累,給予年輕科學研究工作者有創新觀點或與傳統觀點相左的論文以足夠重視,克服名人效應的消極影響,同時應注意作者分佈不均衡造成的優秀論文外流及對國內科研工作的影響。

參考文獻


引用



  1. ^ 馬太效應,《決策科學辭典》
  2. ^ 馬太效應,《現代經濟詞典》
  3. ^ 馬太效應,《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
  4. ^ 先該有公平切蛋糕的共識. 上海證券報. 2013-01-17 (中文(中國大陸)‎).

刊物文章

  • Merton, Robert K. (1968). 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1] (PDF). Science 159 (3810), 56-63.
  • 高淑桂,劉春華,張書勝(1996, 02)《論期刊工作的馬太效應》,Retrieved April 20, 2008, from [2]

書籍

  • R.K.莫頓著;魯旭東,林聚任譯。《科學社會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參見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08:47。



========================================================================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020/10425877.htm

馬太效應(兩極分化現象)- 百度百科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 、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 馬太效應,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像是兩級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1]    名字來自聖經 《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與“ 平衡之道 ”相悖;與“ 二八定則 ”類似,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 。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曾提出類似的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1.內涵


指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2]  

1968年, 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 :“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

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 名譽 、 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 ,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社會心理學上也經常藉用這一名詞。


2.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積極的方面來說,一個人只要努力,讓自己變強,就會在變強的過程中受到鼓舞,從而越來越強。

消極的方面來說,這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具有足以變強的毅力,馬太效應就會成為逃避現實拒絕努力的藉口。


3.出處

馬太效應的名字就來源聖經 《 新約 · 馬太福音 》中的一則寓言 :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 “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3]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3]   ,反應當今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贏家通吃[3]   

4.表現

經濟領域

將眼光主要聚焦在CPI的上升幅度,而對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關注似有盲點。 其實,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大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揚。 數據顯示,近幾年在我國居民收入分配領域,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對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進步產生一定影響。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200元擴大到4941元,全國城鎮國有經濟單位與其他經濟類型單位平均工資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631元擴大到今年的1209元,其他經濟類型單位與集體經濟單位平均工資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599元擴大到今年的4028元。


壟斷經濟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 基尼係數在0.2-0.3之間屬於比較平均,0.3-0.4之間為差距合理,0.4-0.5之間為差距過大,0.5以上為差距懸殊。 自2000年以來,我國基尼係數連續幾年上升,已在0.4的國際警戒線徘徊。 2005年,10%的城鎮最高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773元,比上年增長13.4%,是全國平均收入的2.7倍。 10%的最低收入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35元,比上年增長9.5%,僅為全國平均收入的29.9%。 最高10%與最低10%收入戶的人均收入之比由上年的8.9倍擴大到9.2倍,差距呈擴大態勢。 在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同時,不同收入等級人群之間的流動性在下降。 低收入人群進入高收入組、高收入人群淪為低收入組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收入分配格局越來越固化,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長更為困難。 2000-2005年,城鎮收入水平最低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長率為5%;而收入水平最高的20%人群的年均收入增長率為15%。 收入差距的動態演化格局不利於低收入者。

當前, 壟斷行業 工資收入水平過高問題依然存在,與其他行業職工工資收入差距仍有擴大趨勢。 2000年最高行業人均工資水平是最低行業的2.63倍,而到了2005年擴大到4.88倍,而且絕對差距也從8436元擴大到32249元。 必須清醒地看到,收入差距還呈逐漸拉大的趨勢,我們有必要對居民收入差距擴大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保持警惕。 消費差距的擴大既有歷史發展和資源製約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有經濟增長快慢 ​​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縮小消費差距的任務仍十分艱鉅,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對此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收入差距的拉大,必然會帶來不少負效應。 尤其是作為一個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的過度拉大,會降低居民的消費傾向。居民消費傾向呈下降趨勢,如2006年城鎮居民10%最高收入戶平均消費傾向由2000年的72%下降到2006年的67.1%,分別低於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水平7.6和6.9個百分點。

由收入差距形成的社會不公問題是影響社會安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馬太效應”,這與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不相容的。 收入的過分懸殊 ,會對社會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帶來一定影響。 對於收入分配失衡問題,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將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不利影響,須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政策調控力度,使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較為合理的範圍。

一部分壟斷行業工資水平過高、工資增長過快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 解決壟斷行業收入差距問題,一方面要通過採取措施促進非壟斷行業的企業職工工資收入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對壟斷行業的高收入採取措施,加以有效調控。 要調整國家和企業的分配關係 ,建立和完善對壟斷企業的特別收益金制度和上繳利潤制度。 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效率優先、注重公平 ,實現共同富裕 ,建立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十一五”期間,要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範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一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在調節收入分配上的有效功能,提高政府為民服務意識,發揮稅收轉移支付兩種手段的作用,稅收的主要對像是高收入群體,轉移支付的主要對像是低收入群體。 政府通過這兩個手段進行收入再分配 ,發揮縮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起到“抽肥補瘦”的作用。 二是加強法制建設,健全和完善市場體系 ,促進收入分配公正。 三是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維護低收入群體的合法權益。 四是積極推進調節收入的社會第三次分配 ,進一步動用社會力量促進社會和諧高效發展。 改變收入分配的結構是一個比較漫長和長期的過程。 因為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一個利益的調整,可能會觸痛很多人既有的利益,所以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還有很多新的矛盾和利益分析的協商、對話和最後的妥協,這都是可能發生的。 所以說不可能是一個很快的過程。 從長期看,居民收入差距將是一個逐漸縮小的過程。

尤其要密切關注經濟快速增長階段和社會轉型時期,居民的社會心態的變化。 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居民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價格大幅度上漲,直接影響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 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他們對社會的態度和信心。 在快速變化和轉型時期 ,要特別注意對民眾滿意度、 信心指數 、價值觀變化、行為取向的監測和研究,並做好相應的工作。


股市變動

股票 價格水平的升降與股市的增量資金數額(新入市或出市資金)和存量資金的周轉速度成正相關關係,與股市的增量股票數額(新上市或離市股票)和存量股票的周轉速度成負相關關係。 市場資金的增加和周轉速度的加快表現為需求的擴張,市場股票的增加和周轉速度的加快表現為供給的擴張。

同普通商品市場一樣,在同一價格變動的調節下, 股票市場需求供給呈逆向或不對稱性變動。 同普通商品市場相反, 股票市場價格機制需求供給都具有一種正反饋性的激勵功能。 這種價格正反饋機制總是強化著供給需求的逆向變動趨勢,從而拉大或維持著供求不平衡關係。 因此,在股票市場上,價格的上升會推動價格的上升;相反,價格的下跌則會導致價格的進一步下跌。 換言之, 股票市場的內在機制以一種特殊的馬太效應方式表現出來,它直接導致 ​​了股票價格背離基本價值而大升深跌、暴升暴跌。

由於馬太效應及股價的超常漲跌是股票市場內在運作規則的結果,因而它也就成為股票市場的必然的、常規性的運作形式。 股票市場必然有投機 、必然超常動盪,因而股票市場永遠是一個可以博取差價的場所。

股市在經歷了一輪或​​強或弱的馬太式不平衡循環後,可能會進入另一個反向馬太循環過程,也可能進入暫時平衡狀態。 使一輪馬太循環中止的原因,如果是價格升漲的中止,通常是因為後續資金量枯竭、高價位所形成的高市場風險 、突發利空消息刺激和累積獲利籌碼過多等等;如果是價格下跌的中止,則多是因為價位進入投資價值區域、突發利多消息刺激、累積套牢籌碼過多過深等等。

社會領域

許多殘疾人就不了業,上不了學,上學和受教育對一般的孩子來說只不過是基本權利,可對許多殘疾的孩子來說是夢想,先殘疾,再失學,然後失業,最後失去生存能力,這就是最明顯的馬太效應。 也是最殘酷的馬太效應。 因為在21世紀, 信息化社會 ,競爭強烈的社會,一個人如果不接受任何的教育,必然成為社會的廢人,更何況身體條件很差的人,可想而知。 海南為例,全省15歲以上殘疾人文盲人口有22.86萬人, 文盲率為46.27%。

筆者認為殘疾人入學難不只是教育資源緊張和經費緊張的問題,還有就是普通學校無障礙建設的問題,家長的思想問題,如果家長思想問題和無障礙建設問題不解決,無論再多經費投入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殘疾人教育的,因為有些家長怕丟人等原因,他們情願把孩子放在家裡,不想讓孩子出​​去外面見人,更不想讓孩子上學。 由於普通學校很少考慮到殘疾學生,沒有無障礙設計,比如專用樓梯等,因此造成了一些肢體殘疾的孩子上不了學,肢體殘疾的孩子是無法進特殊學校的。 殘疾人需要適應社會,社會也要適應殘疾人。


品牌的營銷創新啟示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之後,國內企業品牌資本的構建日益迫切,企業積聚絕對優勢的品牌資本,創造持續的價值,推動整合的市場資源,形成有形和無形的巨大財富效應 ,對於企業來說將會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積聚品牌資本是順應企業佔領市場最高點的現實需求。 品牌資本是全球市場消費革命的源動力,不僅涉及到生活領域,而且也涉及經濟金融領域。 人們在追求生活品牌的同時,對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 國內的企業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將來就難以滿足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

積聚品牌資本是持續創造價值的核心要求。 沒有價值的品牌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品牌只有具有無形資產價值所具有的特性如製訂標準和擁有核心的技術,品牌只有具備向有形資產可轉化的價值,品牌只有與資本進行有機的對接,形成絕對的品牌資本優勢才能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富源泉。

積聚品牌資本是整合營銷、創造財富的必由之路。 品牌是需要營銷的,營銷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的形成和確立是一個從認識到認知再到認可的過程,最後達到認同的目的。 整合市場資源可以在更大範圍內營銷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資本外在的表現形式為可量化的價值,品牌資本的內在表現形式為消費者心中的接受程度和評​​判標準。

教育領域

教育中的馬太效應主要可從這麼幾個方面來看:

其一,越是教授、專家,得到的科研經費多,社會兼職越多,各種名目的評獎似乎就是為他們設立的 科研領域存在這樣一種怪現象:科研經費的使用基本被壟斷,從立項、評選、經費分配​​基本由少數專家控制。 儘管某些項目從立題到完成與一些專家沒任何關係,但是,無論立項書還是最終成果也必須將某些知名專家的大名冠於首位。 這樣一來,一般學者的勞動果實都成了專家的“成果”,使少數專家成了科研寡頭 。 據說,某市級教育科研項目基本都是幾位知名評委瓜分。

馬太效應”的出現實質是社會強勢群體對於社會弱勢群體平等的教育權的掠奪,必將加速社會財富與權力的兩極分化 ,加劇社會矛盾 ,最終會引起社會的震盪;它造成了局部的繁榮,卻扼殺了作為整體的教育的生命,就像癌細胞的過度繁殖必將危及到作為整體的人的生命,而人生命的喪失卻又使癌細胞失去了生存的基礎,最後也必與個體的生命一起消失,連局部的繁榮都將不可得。

在學校教育中,“馬太效應”的作用是消極的。 例如,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學校領導稱讚他,班主任更是經常表揚,回到家中也倍受寵愛,如此優越的成長環境,帶給他的也不都是歡樂。 學生們給他的是這樣的“優待”,風言風語聲聲:“老師就想著他一個,什麼好處都是他的。”“老師就誇他能力強,經常出風頭,能力能不強嗎?他有缺點,但老師還要護著他。”“什麼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和乾部,都是他得的,老師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等等。 這類事情在學校並不鮮見,如果不注意這種“馬太效應”,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視和培養少數拔尖學生,忽視和放棄大多數學生,形成少數和多數的隔膜、分化、對立。 所以有經驗的老師往往這樣說:要偏愛差生,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企業經營

馬太效應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需求原理 ,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3]   ,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 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3]   


5.缺陷

馬太效應理論的缺陷主要在於缺乏辯證思維:

1,只看到事物發展的短期趨勢,只反映了數量方面的變化,忽視了性質的變化,不能用於分析事物發展的長期趨勢;事實上,在客觀世界,任何事物都遵循發生-發展-成熟-衰老-滅亡的規律,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

2,不具備普遍意義,只是對短期趨勢理論的一種假說,難以證明普遍的真理性。 比如,難以解釋在很多領域存在的“ 後發優勢 ”現象。


6.延伸閱讀

1968年, 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馬太效應”來描述這種社會心理現象 。 “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於那些還沒有出名的科學家則不肯承認他們的成績。”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是個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 其消極作用是:名人與未出名者乾出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上級表揚,記者採訪,求教者和訪問者接踵而至,各種桂冠也一頂接一頂地飄來,結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沒有理智態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頭;而後者則無人問津,甚至還會遭受非難和妒忌。 其積極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會過早地承認那些還不成熟的成果或過早地接受貌似正確的成果;其二,“馬太效應”所產生的“榮譽追加”和“榮譽終身”等現象,對無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無名者去奮鬥,而這種奮鬥又必須有明顯超越名人過去 ​​的成果才能獲得嚮往的榮譽。 “馬太效應”在社會中廣泛存在。 尤其是經濟領域內廣泛存在的一個現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或者說, 贏家通吃 。 經濟領域為例,國際上關於地區之間發展趨勢主要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新古典增長理論的“ 趨同假說 ”。 該假說認為,由於資本的報酬遞減規律,當發達地區出現資本報酬遞減時,資本就會流向還未出現報酬遞減的欠發達地區 ,其結果是發達地區的增長速度減慢,而欠發達地區的增速加快,最終導致兩類地區發達程度的趨同。 另一種觀點是,當同時考慮到製度、 人力資源等因素時,往往會出現另外一種結果,即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發展,常常會呈現“發展趨異”的“馬太效應”。 落後地區的人才會流向發達地區,落後地區的資源會廉價流向發達地區,落後地區的製度又通常不如發達地區合理,於是循環往復,地區差異會越來越大。

而社會貧富差距 ,也會產生“馬太效應”。 在股市樓市狂潮中,最賺的總是莊家 ,最賠的總是散戶。 於是,不加以調節,普通大眾的金錢 ,就會通過這種形態聚集到少數人群手中,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 。 另外,由於富者通常會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機會,而窮者則會由於經濟原因,比富者更乏發展機遇,這也會導致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馬太效應”。 對政府而言,如何在經濟發展中避免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馬太效應,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課題。 此外,在科學、學術研究中也存在“馬太效應”,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後就產生了學術權威。

馬太效應可以歸納於:“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 、 名譽 、 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馬太效應對於領先者來說就是一種優勢的累計​​,當你已經取得一定成功後,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 強者總會更強,弱者反而更弱。 強者隨著積累優勢 ,將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領域被打敗的話,你就要成為這一領域的領頭羊 ,並且不斷地擴大。 當你成為領頭羊後,即便你的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馬太效應除了解釋現像外,同樣還有消極和積極影響。 名人更出名,就會導致某些名人喪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頭,這是消極影響。 而積極影響是,馬太效應也不斷鞭策無名者奮發,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 劉翔奧運奪冠,一舉成名,打破了原本亞洲田徑弱者的地位 ;可隨著成名影響,更多的期待就壓在劉翔身上,又導致了劉翔在田徑場上時好時壞的發揮。

馬太效應告訴我們: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 再者,當目標領域有強大對手的情況下,就要另闢蹊徑,找准對手的弱項和自己的優勢。


國內風險投資

馬太效應將有助於我們理解一些公司能夠以奇快的速度增長的秘密——我們經常看到某家公司價值2億美元,而短短六個月之後它就進入了“十億美元俱樂部”。 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也應該理性的看待孵化器。 根據本文所述,大多數孵化器中的公司都有類似的起點,但是最後結果大相徑庭。 在很長的“孵化期”中,這種巨大差異很可能導致不同公司間乃至企業家微妙複雜的關係。

經濟學中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十幾年來經濟學界經常提及的,經濟學界用它提醒決策者,要避免貧富差別過大。 此術語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馬太效應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在教育方面的長期馬太效應被運用在心理學家Keith Stanovich的研究中,他曾廣泛做了對閱讀能力和語言殘疾的研究。 Stanovich用「馬太效應」一詞,來形容早期成功獲取閱讀能力,通常會導致作為學習者成人後的成功這一現象,而如若沒有能在頭三年或四年中獲得閱讀能力,將可能造成長期的、學習不同新技能的困難。 兒童在開始閱讀方面的落後,也將增加他們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 後來,當學生需要“從閱讀中學習”(其中,然後才學習閱讀),他們的閱讀困難會進一步造成學習大多數其他科目的問題。 這樣,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會逐步下降,並進一步在學業上落後,跌幅會比同齡人越發增高。

學生閱讀能力愈高,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快、愈多,這結果進一步提升閱讀能力,兩者良性地循環;閱讀能力愈低,對詞彙和世界知識的增長愈慢、愈少,這結果進一步妨礙閱讀能力的發展,兩者惡性地循環。 於是,高閱讀能力的兒童,與低閱讀能力的兒童,在語文能力、對世界的認識等智能上的表現,差異只會愈來愈大,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始終無法修補。

因此,如果教師和家長對能力落後的兒童抱持觀望,期望他們的閱讀能力能隨年歲增長而自然趕及,這種想法實在不切實際。


愛情中的馬太效應

跟經濟學的馬太效應不同的是, 愛情中的馬太效應並不簡單地是拿情感做成本,越滾越多;而是如果處於情感的包圍中,心態就會很好,人放鬆,對快樂敏感,對傷害遲鈍,再加上激素作用,讓人容光煥發,這些都會更具對異性的吸引力。 當然,異性的微妙的競爭心理,也促進了愛情的馬太效應。 所以如果沒有被愛包圍,至少要模擬被包圍的那種狀態,把心態放鬆,隨時處於接收的狀態,像一台不斷調試的收音機,愛情就比較容易到來。


何謂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

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是指,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產品服務 , 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價值越高,其忠實的消費者就越多,勢必其占有的市場份額就越大。 反之,某個行業或產業的產品或服務,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價值越低,其忠實的消費者就越少,勢必其占有的市場份額就越小,將導致利潤減少,被市場淘汰,其讓位的市場將會被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或服務代替。

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在品牌資本領域內就是普遍存在的市場現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或者說,贏家通吃。


品牌資本馬太效實踐成功的案例

品牌資本的核心價值是標準和技術,衍生的價值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和品牌營銷系統的構建。

最高形態的資本是企業品牌價值;無形形態的資本是企業知識產權的價值;固化形態的資本是企業的機器設備和不動產。 對於企業來講,一流企業出標準,二流企業出技術,三流企業出產品,四流企業出效益。

企業惟有借助航空母艦般的“品牌資本”在行業中利用制訂標準和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尤其在軟件技術、 電子技術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脈。 一些科技發達國家及跨國公司仍憑藉對很​​多領域技術標準的控制,左右著產業格局的變化。 因此,企業只有極力創新、參與製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佔據品牌資本,才可能在自身領域佔領技術制高點,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高通 、 微軟 、日本6C聯盟都是憑藉標準制勝中國市場的典型。 CDMA相關技術在高通的運作下成為其所掌握的專利和國際標準,所有生產CDMA相關通訊產品的企業都必須向高通交納CDMA的入門費和使用費,高通由此一躍成為坐擁標準、日進斗金的跨國企業。

星巴克公司品牌資本的馬太效應創造了成功的奇蹟,在華爾街,星巴克早已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安全港,過去十年間,它的股價在經歷了四次分拆之後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了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公司。 是什麼創造了星巴克奇蹟? 將星巴克一手帶大的舒爾茨回答:“我們的最大優勢就是與合作者們相互信任,關鍵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在高速發展中,保持企業價值觀和指導原則的一致性。”


心理危害: 心理環境 。

責任要求

反“馬太效應”要求政府作為義務教育的責任者,承擔起在量和質兩方面為公民提供平等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在基本實現“普九”之後,則應把重點放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質量相差不大的義務教育上。 為此,就必須使義務教育的學校均衡發展,不能再厚此薄彼,人為加大他們間的差距。


反“馬太效應”要求學校學生工作部門,應該從鼓勵所有受教育者,調動和促使所有學生不斷積極進取設立相應的獎項,如既要有優秀學生、優秀班幹部等獎項,同時也應該設立年度進步獎等,為後進生並具有更廣闊躍進空間的學生創造條件,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決定的。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用來培養人、教育人、改造人的,學校的教育經費很大程度是按照學生人數平均分配的,為此經費的使用也應該面對全體學生。反“馬太效應”要求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對好的學生過於“偏心眼”,相反,要更多地照顧後進學生,給他們以幫助和溫暖。在教育管理上,要追求“大面積豐收”,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懷,要知道,尖子學生的成長,是以學生的總體水平為基礎的。如果我們透過表層進而研究內在的東西,請試想這個問題:為什麼老師喜歡一個學生(特別是班主任 ),他就會得到很多的好處?基本原因有三:一是因為老師有權力(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獨占),是支配者,學生沒有權力,是被支配者。二是評價的標准單一,老師(甚至只是某一個老師)的意見就是標準。但是要知道學生的優點和缺點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如果只是按照一個標準來判斷,難免不全面、不准確、不公正,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偏好,這樣的話難免造成偏愛了。三是老師能力不足,功利心強,試想一下,老師為什麼總是偏愛少數幾個學生,這不能不說是刻意而為,這是因為功利心,進而反應出來的問題是能力不足,因為他不可能把全班所有的學生或者一部分學生都變成最好,他必然要挑自己偏愛的學生。

解決的根本方法在於什麼呢? 一是建立多種評價機制,不搞單一標準。 二是民主互動評價,不光老師有權,學生也要有權評價同學和老師。 “三是安排輔導員專門負責學生的心理問題,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這是一項很有專業性的工作,不是誰都能干好的。”

總之, 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照顧每個學生在不同情況下的自尊心,給每個學生以師愛,要樹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觀念,擺脫“馬太效應”的誤區,以反“馬太效應”的正確教育觀,解決學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


科學領域

“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

①把過去的成績累計起來,形成一種優勢,並影響以後的評價。
②人們傾向於引證那些對所研究的問題或領域具有影響的工作,但同時也傾向於引證那些經常可見的科學家的工作。 因此,容易引證的人被更多人引證,不容易引證得更不容易引證。
③當一個人的傑出成績得到承認後,人們可能會追溯並重新評價其早期工作。
④承認和獎勵的分配有利於那些名牌機構的科學家,而那些在聲望較低、處於邊緣地區的機構裡的科學家則很難得到適當的承認。
⑤新的科學家需要逐步進入權威和名流集團之中,然後被承認。
⑥科學界分層結構中流動是單向的,科學家只有升遷不可降格。

馬太效應在很多情況下對科學發展具有不利的影響,使得很多具有才華的科學家被壓制、埋沒。 當科學家體會到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壓抑,他們或者忍受痛苦繼續堅持不懈地努力,這種行為為社會所鼓勵和讚揚;或者會失去對這些目標的興趣,不再從事科學事業;或者失去通過合法途徑達到成功目標的興趣,轉而產生用越軌的方法去獲取成功的動機。 如果科學組織對科學家的越軌衝動和誘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內在控製或外在控制,越軌行為便會產生。


職業發展中的馬太效應

那些沒有發展目標、沒有發展規劃、也無積極心態的人,在發展中容易陷入負面循環,局面會越來越局促並難以突破[1]   ;而那些從一開始有目標、有計劃且心態積極、有闖勁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困難,也能通過不斷努力排除障礙,破繭成蝶,往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這樣的兩極分化,其實就是職業生涯中的馬太效應[1]   

馬太效應對個人發展最嚴重的影響就是它所產生的連鎖反應[1]    當個人職業發展不好,其所接觸到的資源、平台和人脈也越來越貧乏,在外部環境、條件和資源都越來越欠缺的狀況下,個人發展是很難有所突破的[1 ]    將此放入組織內部考察就會發現,在組織規模越大的企業裡,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核心部門的員工、業務骨乾等,與邊緣部門及輔助人員等除了薪資有巨大的差別外,所擁有的資源、晉昇機會、發展平台、人脈等也相差甚遠[1]   

要避免馬太效應對自身職業發展的負面影響,需要激流勇進[1]    一是要明確職業定位,樹立清晰目標[1]   二是要通過自身努力和優化,獲得好資源、好平台[1]    三是要讓好心態成為 ​​好運氣的吸金石[1]    有的職場人錯誤的以為,不咸不淡的呆著就能自保飯碗[1]    其實弱者是很難參與分配優質資源,沒有好資源就難發展,而終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