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人民, 論聯合政府 - 百度百科 / 毛澤東 《論聯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http://baike.baidu.com/view/2193.htm

人民 - 百度百科

人民 [rén mín] 

“人民”一詞古已有之。
中國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生 ,如《管子·七法》:“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 、 庶民 、百姓,如《 周禮 ·官記·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圖,輿其人民之數”。 古希臘 、 古羅馬 , 柏拉圖 、 亞里士多德、MT 西塞羅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過人民的概念,但它是指奴隸主和自由民 ,不包括佔人口大多數的奴隸。
近代以後,“人民”的概念被廣泛使用,但往往與公民、國民​​等詞混用,泛指社會的全體成員。 當然,更多的是與“人民”一樣,它們的意義變得十分模糊,在何種意義下使用,全看有權使用它的人當時的需要。
在人民主權理念裡,人民是社會主人丶統治者。 人民是集體名詞,由選舉人和被選舉人組成。 人民來自公民群體是參加政治活動社會人群,這些人群分為統治階層和非統治階層。
人民和君主相對,在去君主化,社會民主化伊始丶人民的統治者地位便被確立。 人民是一個獨立經濟體參與政治活動主體人群,人民內部有統治階層和非統治階層,統治階層制憲權源於人民主權丶政黨由統治階層組織,政黨有民主參選人提名權。 非統治階層的選舉權源於人民主權,在民主選舉後,民主官,議分權。 以上人民內涵和外延組成人民概念。
中文名
人民
外文名
People
別名
群眾,老百姓
國籍
所有國家,政體或地區
民族
各個民族
信仰
多種信仰
含義
百姓、群眾

1基本概念

詞語信息

人民rénmín
(1) [people]
(2) 指作為社會基本成員主體的勞動群眾
人民出城者數万計。 ——《廣州軍務記》
(3) 一個國家的普通人,區別於少數有特權者
(4) 人類
上古之時,人民少而禽獸眾。 ——《韓非子·五蠹》 [1]  

引證解釋

1.百姓;平民。 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詩·大雅·抑》:“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北魏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裡》:“九月中旬入缽和國……人民服飾,惟有氈衣。”《 水滸傳 》第二回:“府尹把高俅斷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發放,東京城里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 毛澤東 《 論聯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巴金 《探索集·後記》:“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人民。
2.泛指人類。 《神異經·西南荒經》:“知天下鳥獸言語,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穀可食,草木咸苦,名曰'聖'。”唐李冗《 獨異志 》卷下: “昔宇宙初開之時, 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 魯迅《朝花夕拾·無常》:“人民之於鬼物,惟獨與他(活無常)最為稔熟,也最為親密。” [1]  

2基本含義

人民主要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2]  
根據毛澤東思想 ,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3]  
“人民”一詞古已有之。
中國古籍中,人民一般泛指人,如《 管子 ·七法》:“人民鳥獸草木之生物”;也指平民、 庶民 、百姓,如《 周禮 ·官記·大司徒》:“掌建邦之生地之圖,輿其人民之數”。 古希臘 、 古羅馬 , 柏拉圖 、 亞里士多德 、MT西塞羅等人的著作中也使用過人民的概念 ,但它是指奴隸主和自由民,不包括佔人口大多數的奴隸 。 近代以後,“人民”的概念被廣泛使用,但往往與公民 、國民等詞混用,泛指社會的全體成員。
馬克思主義誕生後,人民這一概念才有了科學的和確定的含義 。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一個歷史的、 政治的範疇,其主體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廣大勞動群眾 。 但在不同的國家 、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這個概念有不同的內容。 如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 、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 解放戰爭時期一切反對帝國主義 、 地主階級 、 官僚資產階級的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在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的範圍更加廣泛,不僅包括工人 、 農民和知識分子,而且包括一切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4-5]    
根據1982年《憲法》修訂的內容,人民可理解為擁護四項基本原則的人。
人民與公民 、 國民是不同的概念 ,雖然它們都反映了一定社會關係和人們在國家中的地位 ,但兩者有明顯的區別

人民是個政治的概念

人民是個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階級內容和歷史 內容 ,是相對 敵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的政治關係 而公民或國民是個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國國籍 、並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關係 。

起推動作用的大多數

人民指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大多數人,而公民或國民指一國中所有具有該國國籍的人,不以其是否起進步作用為標誌 。 [2]  

人民是眾多的集合體

人民是個集體概念,是眾多人的集合體,任何個人都不能稱為人民,而公民或國民則可用稱於單個人。 [2]  
因此,弄清“人民”和“公民”的區別具有重要意義。 正因為人民的政治性,就有可能根據政治鬥爭的需要隨時變動它的範圍。 我國在“左”的路線佔統治地位時期頻繁發生的政治運動,常常使人們的“階級屬性”和“政治身份”發生戲劇性的變化,今天你可能在批判別人,是革命者 ,是人民隊伍中的一分子,明天就有可能被別人批判,成為人民專政的對象。 如果這種變動被一些人主觀任性地運用權力的話,許多人的正當權利就會在“人民利益”的名義下被剝奪,“ 文化大革命 ”中這方面的例子舉不勝舉。 [6]  
正因為人民代表整體,而公民是個體,所以在公民意識不強的情況下,以人民的名義剝奪公民個人權利的做法就有可能在個體服從整體的價值觀下被普遍合理化。 例如,有人到某信訪部門反映問題,談話中談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 群眾利益無小事 ”,目的在於引起接待領導的重視,使自己的問題得到解決。 但接待的那位領導卻說:“你怎麼能代表群眾?”言外之意是:群眾利益無小事,但你是個人,不是群眾,你的事就是小事。 一個態度惡劣的服務員對顧客呵斥一聲:“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你服務嗎?”有人以諷刺的口吻把人民比喻成“上帝”,說他“越想越偉大,越找越沒有。”“人民”這個到處使用的字眼,在生活中卻很難找到實際的形象。 [6]  

3事件典故

1958年10月23日, 瑞典皇家文學院“鑑於在當代抒情詩和偉大的俄羅斯敘事文學傳統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授予《 日瓦戈醫生 》的作者帕斯捷爾納克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孰料蘇聯政府卻將此視為對社會主義蘇聯的進攻和污衊。 他們立即把帕斯捷爾納克開除出作家協會;並威脅說,如果他要出國領獎就不要再回來了。 為此,作家不得不宣布放棄領獎,並寫信給赫魯曉夫 ,懇求他不要採取驅逐出境的“極端措施”。 兩小時後,文化部長波里卡爾波夫代表赫魯曉夫,向帕斯捷爾納克正式作出答复。 他莊嚴地站了起來,以廣場廣播員的腔調宣布:同意帕斯捷爾納克留居祖國。 “不過人民的激憤,我們實在難靠自己的力量來加以製止,”波里卡爾波夫表示。 這時,作家的厭惡已達到極點,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說:“人民!人民!您好像是從自己褲子裡掏出來的。” [7]  
當今法治過程中,一些很難根治的頑症的病因就在這裡,在國家的名義下,在法律的名義下,一些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例如拆遷問題、刑訊逼供、超期羈押問題屢禁演發。 2003年7月,潮南嘉禾啟動佔地189畝的珠泉商貿城項目。 該縣縣委宣傳部的一份材料顯示,項目涉及拆遷居民1100多戶,動遷人員達7000餘人,拆遷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團體20餘家。 8月7日,嘉禾縣委、縣政府辦聯合下發“嘉辦字[2003]136號文”,聲稱“誰影響嘉禾發展一陣子,我影響他一輩子”,強行拆除,並要求公職人員負責各自親屬的拆遷工作,如果不能夠按照開發商的要求拆遷,將被停職、停薪、開除或下放到邊遠地區。 全縣100多名公職人員牽涉其中,11人受“株連”被降職或調到邊遠地區,四對夫妻因為逃避“株連”而突然離婚,三人被逮捕。 中共嘉禾縣委、嘉禾縣人民政府於2004年5月12日發的《關於我縣縣城珠泉商貿城建設的情況匯報》,試為珠泉商貿城城“充分體現了全縣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在人民的名義下,個人權利被任意踐踏,不簽拆迂合同,就是與人民對抗,與政府對抗,與黨組織對抗。 而代表人民、政府和黨組織的人實際上就是縣委和縣政府的幾個主要領導,不管他們是否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但他們自認為是人民或政府或是黨組織的化身,拆遷戶的利益在人民利益、政府利益和黨的利益面前,顯然微不足道,在這裡,人民的主體與官本位奇怪地結合在一起。 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在人民的名義下,必然有一部分人被排除在主體之外,按傳統的解釋,人民的外延是社會成員的一部分,而不是社會成員的全部。 在今天的中國,人民可能包括99.99%的公民,但畢竟有0.01%的公民不屬於主體,那麼他們屬於什麼? 只能是客體,是專政的對象。 如果認為有0.01%的公民沒有主體身份,是純粹客體,就不是人,就沒有必要像對待人那樣對待他們。 這部分人是由什麼人組成的? 只能是罪犯、敵人,因此虐待罪犯和敵人就在情理之中了。 [8]  
在這兒,“人民”這個詞是被隨意使用的。 誰有權力,誰就代表“人民”;誰是權力的中心,誰就是最大的“人民”;而且真正嚴重的是,像詞語這種東西,它不是一個孤立的單元,作為一個系統的有機部件,改了一個,其他的就得跟著改變。 因而,我們看到,在極權主義氾濫的地方,遭到歪曲和篡改的詞是成批量的,是呈團狀粘連的。 它幾乎涉及了在過去的年代裡一直被正確使用的一切關於道德政治方面的 。 人性 、 人道主義 、 正義 、 真理 、 自由 、 平等 、 民主 、 解放 、下基層、 鍛煉 、 表揚 、 批判 、 進步 、 落後 、 主流 、 大局 、全面 、 片面 、 奉獻 、 犧牲 、 組織 、 作風 、做工作、 個人主義 、 自由主義 、 封建主義 ……只要是在過去的經典著作中有明確外延內涵的詞,無一例外都到了篡改 。 這種有意的篡改是由政治上的崇尚暴力導致的對漢語文化的全面傷害 。 它們或者被添加了新的意義,或者被抽去了舊有的美好含義,有的甚至乾脆擰到了意思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去。 在主體的認識上,只看人民、國家和法律,看不到人,用抽象的主體掩蓋了具體的主體,用變異的主體掩蓋原生的主體,用個別主體掩蓋多數主體,用社會主體掩蓋個人主體,用政治權利掩蓋了人性權利。
當然,更多的是與“人民”一樣,它們的意義變得十分模糊,在何種意義下使用,全看有權使用它的人當時的需要。 有時一個詞既可以指事物的正面,又可以指事物的反面,而它們之所以還被繼續使用僅僅是因為極權主義領袖和他的宣傳家不能另造一套字。 [8]  
參考資料
詞條標籤:
行業人物  法律  政治人物  政治  社會



========================================================================

http://baike.baidu.com/view/192004.htm

論聯合政府 - 百度百科

論聯合政府 編輯

《 論聯合政府 》是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做的政治報告。 報告深刻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人民民主革命的經驗,特別是抗戰以來國共兩條抗戰 ​​路線鬥爭的經驗,提出了黨必須實行“放手發動群眾 ,壯大人民力量,在我們黨領導之下,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政治路線。
中文名
論聯合政府
報告時間
1945年4月24日
報告人
場合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類型
政治報告
內容
總結領導人民民主革命的經驗

1概述

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報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一般綱領,並完整地制定了現階段的具體綱領和政策,提出了“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的鬥爭口號;強調發動農民群眾,實行土地改革,同時提出準備工作重心由鄉村向城市的轉變,以適應新的形勢需要;指出加強黨的領導是爭取革命勝利的關鍵。 報告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三大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指出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它政黨的顯著標誌,全黨要保持和發揚這些作風,更好地團結和率領全國人民,完成黨的戰略任務。 報告是中國共產黨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加強共產黨自身建設的重要文獻。

2歷史背景編輯

《論聯合政府》是毛澤東 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政治報告。 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在延安召開。 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都處於最後勝利的前夜,中國人民面臨著兩種“中國之命運”的決鬥。
1943年3月,蔣介石出版了一本以他自己的名義寫的書,叫《中國之命運》 。 書中公開販賣封建法西斯主義,誣衊我黨我軍,揚言要在兩年內解決所謂的“內政”問題,即在兩年內消滅共產黨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 接著,蔣介石發動了第三次反共高潮。 這次反共高潮,在我黨的堅決反擊和國內外民主力量的反對下,沒能得逞。但是, 蔣介石統治集團仍然堅持其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力圖在抗戰勝利後奪取人民的勝利果實,建立一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由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法西斯獨裁政府,把中國引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
我們黨在抗日戰爭中,一面堅持抗擊日寇,一面同蔣介石集團進行鬥爭,在艱苦的鬥爭中壯大了自己。 到1945年春,我們黨已經有了121萬黨員 ,黨內空前團結,思想作風日益純正,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我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已經由原來的四萬人發展到近一百萬人,在八年抗戰中殲滅了大量的日偽軍,收復了大片國土。 我們黨領導的解放區已經遍布華北、東北、華中、華南各地,擁有近一億人口,解放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1944年9月,黨中央提出了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 廣大人民群眾迫切希望在抗戰勝利後,以解放區為榜樣,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
在國內抗日戰爭勝利在望的時候,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已經確定。 1945年5月8日, 蘇聯紅軍佔領了柏林, 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 太平洋和其他戰場上,美英法等國軍隊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勝利結束的時候,美帝國主義為了 ​​取代日本在中國的地位,加緊扶蔣反共;蔣介石為了篡奪抗戰勝利果實,企圖消滅我黨勝利領導的革命力量,也積極投靠美帝。 這時候,中國存在著嚴重的內戰危險。 中國人民面臨著兩種不同命運,一種就是蔣介石的所謂“中國之命運”,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的命運;另一種就是我們黨所主張的人民民主的光明的中國的命運。
我們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上述的歷史條件下召開的。 《論聯合政府》這個政治報告,就是為了粉碎美蔣的陰謀,保衛人民抗戰勝利的果實,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而作的。 在這個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分析了當時國際和國內的形勢,駁斥了蔣介石反動集團的謬論,論述了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指明了爭取光明的中國之命運的道路。

3內容講解

《論聯合政府》報告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針對國民黨獨裁、賣國、反共反人民的政策,開宗明義地提出成立聯合政府,“領導解放後的全國人民,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
第二部分,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原理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
第三部分,全面科學地總結了抗戰中的兩條路線。
第四部分,全面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第五部分,號召全黨團結起來,為實現黨的任務而鬥爭,並要求全黨牢固樹立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
毛澤東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提出了中國人民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基本要求,剖析了國共兩黨的兩條不同的抗戰指導路線及其截然相反的結果,總結了中國革命特別是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般綱領和現[1]   階段的具體綱領,論述了加強黨的建設,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等實現黨對中國革命的領導責任等基本原則。 報告提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奮鬥目標。 指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因為它是“中國民族團結的破壞者,是國民黨戰場失敗的負責者,是動員和統一中國人民抗日力量的根本障礙物”,“又是內戰的禍胎”,只有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才能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 報告指出了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根本途徑,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 要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放手發動農民群眾,重點放在人民軍隊和解放區的壯大和發展上。 只有這樣,才能把抗戰的勝利變成人民的勝利。 報告論述了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關鍵,是加強黨的團結,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為此提出要用新的工作作風,即“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武裝全黨。 報告最後號召:“全黨團結起來,為實現黨的任務而鬥爭。” 報告為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和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礎。

4報告詳解

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的《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綱領是中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綱領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第一次從理論上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 他說:“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的提出,標誌著毛澤東建黨學說體系達到了完備和成熟。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以極其明確的語言,完整地闡述了共產黨領導的宗旨,以及人民軍隊的宗旨與其它各項建軍原則之間的關係。 他說: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結合,而鬥爭的。 “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接著,他又指出,在這個宗旨的下面,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有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團結,有一個正確爭取敵軍官兵和處理俘虜的政策,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戰略戰術,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政治工作。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還深刻論述了黨內思想教育和黨的組織原則問題。 他指出,幾年來的整風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廣大黨員受到了深刻的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 那些不純正的思想得到很多糾正,但是黨內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今後應當繼續這種工作,以'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的精神,更大地展開黨內的思想教育。”“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這是對思想教育重大意義的高度概括和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 關於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問題,毛澤東說:我們要把我們黨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製的組織和紀律的原則之下,堅強地團結起來。 不論什麼同志,只要他是願意服從黨綱、黨章和黨的決議的,我們就要和他團結。 針對黨內民主程度不夠,集中領導也不充分的實際狀況,毛澤東在七大總結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實行高度民主基礎上的高度集中的科學論斷。 他說,放手的民主,高度的集中,性質是講程度的。 歷次講民主程度不夠,集中也有不適當的。 兩個東西是矛盾的,但可以統一。 要大開言路,開窗戶。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只有這樣,才能團結同志,統一意志,集中意志,形成高度集中。 沒有集中不能勝利、要被消滅。 我們的目標,是高度民主基礎上的高度集中。

5報告原文

人民的基本要求

我們的大會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開會的:中國人民在其對於日本侵略者作了將近八年的堅決的英勇的不屈不撓的奮鬥,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和自我犧牲之後,出現了這樣的新局面——整個世界上反對法西斯侵略者的神聖的正義的戰爭,已經取得了有決定意義的勝利,中國人民配合同盟國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時機,已經迫近了。 但是中國仍然不團結,中國仍然存在著嚴重的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毫無疑義,中國急需把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的代表人物團結在一起,成立民主的臨時的聯合政府,以便實行民主的改革,克服危機,動員和統一全中國的抗日力量,有力地和同盟國配合作戰,打敗日本侵略者,使中國人民從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 然後,需要在廣泛的民主基礎之上,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成立包括更廣大範圍的各黨各派和無黨無派代表人物在內的同樣是聯合性質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領導解放後的全國人民,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 一句話,走團結和民主的路線,打敗侵略者,建設新中國。
我們認為只有這樣做,才是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基本要求。 因此,我的報告,主要地就是討論這些要求。 中國應否成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已成了中國人民和同盟國民主輿論界十分關心的問題。 因此,我的報告將著重地說明這個問題。
中國共產黨在八年抗日戰爭中的工作,已經克服了很多的困難,獲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在目前形勢下,在我們黨和人民面前,還有嚴重的困難。 目前的時局,要求我們黨進一步地從事緊急的和更加切實的工作,繼續地克服困難,為完成中國人民的基本要求而奮鬥。

國際國內形勢

論聯合政府論聯合政府
中國人民能不能實現我們在上面提出的那些基本要求呢? 這要依靠中國人民的覺悟、團結和努力的程度來決定。 但是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對中國人民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中國人民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這些條件,積極地堅決地再接再厲地向前奮鬥,戰勝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是毫無疑義的。 中國人民應當加倍努力,為完成自己的神聖任務而奮鬥。

目前的國際形勢

目前的軍事形勢是蘇軍已經攻擊柏林,英美法聯軍也正在配合打擊希特勒殘軍,意大利人民又已經發動了起義。 這一切,將最後地消滅希特勒。 希特勒被消滅以後,打敗日本侵略者就為時不遠了。 和中外反動派的預料相反,法西斯侵略勢力是一定要被打倒的,人民民主勢力是一定要勝利的。 世界將走向進步,決不是走向反動。當然應該提起充分的警覺,估計到歷史的若干暫時的甚至是嚴重的曲折,可能還會發生;許多國家中不願看見本國人民和外國人民獲得團結、進步和解放的反動勢力,還是強大的。 誰要是忽視了這些,誰就將在政治上犯錯誤。 但是,歷史的總趨向已經確定,不能改變了。 這種情況,僅僅不利於法西斯和實際上幫助法西斯的各國反動派,而對於一切國家的人民及其有組織的民主勢力,則都是福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蘇聯人民創造了強大力量,充當了打倒法西斯的主力軍。 蘇聯人民加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人民的努力,使打倒法西斯成為可能。 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將贏得戰爭,贏得和平,又贏得進步。
這一新形勢,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代的形勢大不相同。 在那時,還沒有蘇聯,也沒有現在許多國家的人民的覺悟程度。 兩次世界大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法西斯侵略國家被打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際和平實現以後,並不是說就沒有了鬥爭。 廣泛地散佈著的法西斯殘餘勢力,一定還要搗亂;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陣營中存在著反民主的和壓迫其他民族的勢力,他們仍然要壓迫各國人民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 所以,國際和平實現以後,反法西斯的人民大眾和法西斯殘餘勢力之爭,民主和反民主之爭,民族解放和民族壓迫之爭仍將充滿世界的大部分地方。 只有經過長期的努力,克服了法西斯殘餘勢力、反民主勢力和一切帝國主義勢力,才能有最廣泛的人民的勝利。 到達這一天,決不是很快和很容易的,但是必然要到達這一天。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給這個戰後人民鬥爭的勝利開闢了道路。也只有這後一種鬥爭勝利了,鞏固的和持久的和平才有保障。

目前的國內形勢

中國的長期戰爭,使中國人民付出了並且還將再付出重大的犧,斯蒂很好的態度是很好的,但是你從來沒有沒來,粘合和中和, 何從能但是同時,正是這個戰爭,鍛煉了中國人民。
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 在中國人民面前,不但存在著強大的民族敵人,而且存在著強大的實際上幫助民族敵人的國內反動勢力,這是一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人民不但已經有了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的覺悟程度,而且有了強大的中國解放區和日益高漲著的全國性的民主運動。 這是國內的有利條件。 如果說,中國近百年來一切人民鬥爭都遭到了失敗或挫折,而這是因為缺乏國際的和國內的若干必要的條件,那末,這一次就不同了,比較以往歷次,一切必要的條件都具備了。 避免失敗和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充分地存在著。 如果我們能夠團結全國人民,努力奮鬥,並給以適當的指導,我們就能夠勝利。
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敗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的信心,現在是極大地增強了。 中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實現其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基本要求的時機,已經到來了。 這一點還有疑義嗎? 我以為沒有疑義了。
這些,就是目前國際和國內的一般形勢。

中國問題的關鍵

談到國內形勢,我們還應對中國抗日戰爭加以具體的分析。
中國是全世界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五個最大的國家之一,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國家。 中國人民不但在抗日戰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戰後世界和平上將起極大的作用,在保障東方和平上則將起決定的作用。 中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為了自己的解放,為了幫助各同盟國,曾經作了偉大的努力。 這種努力,主要地是屬於中國人民方面的。 中國軍隊的廣大官兵,在前線流血戰鬥,中國的工人、農民、知識界、產業界,在後方努力工作,海外華僑輸財助戰,一切抗日政黨,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對戰爭有所盡力。 總之,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血和汗同日本侵略者英勇地奮戰了八年之久。 但是多年以來,中國反動分子造作謠言,蒙蔽輿論,不使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所起作用的真相為世人所知。 同時,對於中國八年抗日戰爭的各項經驗,也還沒有人作出全面的總結來。 因此,我們的大會,應當對這些經驗作出適當的總結,藉以教育人民,並為我黨決定政策的根據。
提到總結經驗,那末,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國有兩條不同的指導路線,一條是能夠打敗日本侵略者的,一條是不但不能打敗日本侵略者,而且在某些方面說來它是在實際上幫助日本侵略者危害抗日戰爭的。
國民黨政府所採取的對日消極作戰的政策和對內積極摧殘人民的反動政策,招致了戰爭的挫折,大部國土的淪陷,財政經濟的危機,人民的被壓迫,人民生活的痛苦,民族團結的破壞。 這種反動政策妨礙了動員和統一一切中國人民的抗日力量進行有效的戰爭,妨礙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 但是,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的運動並沒有停止,它是在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政府的雙重壓迫之下曲折地發展著。 兩條路線:國民黨政府壓迫中國人民實行消極抗戰的路線和中國人民覺醒起來團結起來實行人民戰爭的路線,很久以來,就明顯地在中國存在著。 這就是一切中國問題的關鍵所在。

曲折道路的歷史

為了使大家明了何以這個兩條路線問題是一切中國問題的關鍵所在,必須回溯一下我們抗日戰爭的歷史。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 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佔領瀋陽⑴,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佔領了。 國民黨政府採取了不抵抗政策。 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游擊戰爭。 這個英勇的游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 一九三二年,日本侵略者進攻上海,國民黨內的一派愛國分子,又一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率領十九路軍,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進攻。 一九三三年,日本侵略者進攻熱河、察哈爾⑵,國民黨內的又一派愛國分子,第三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並和共產黨合作,組織了抗日同盟軍,從事抵抗。但是一切這些抗日戰爭,除了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其他民主派別和海外愛國華僑給了援助之外,國民黨政府根據其不抵抗政策,是沒有給任何援助的。 相反地​​,上海、察哈爾兩次抗日行動,都被國民黨政府一手破壞了。一九三三年,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的人民政府,也被國民黨政府破壞了。
那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什麼採取不抵抗政策呢? 主要的原因,在於國民黨在一九二七年破壞了國共兩黨的合作,破壞了中國人民的團結。
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先生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召集了有共產黨人參加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訂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⑶,建立了黃埔軍校⑷,實現了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統一戰線,因而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掃蕩了廣東的反動勢力⑸,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舉行了勝利的北伐戰爭,佔領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大部,打敗了北洋軍閥政府,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廣大的人民解放鬥爭。 但是到了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正當北伐戰爭向前發展的緊要關頭,這個代表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民族統一戰線及其一切革命政策,就被國民黨當局的叛賣性的反人民的“清黨”政策和屠殺政策所破壞了。昨天的同盟者——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被看成了仇敵,昨天的敵人——帝國主義者和封建主義者,被看成了同盟者。 就是這樣,背信棄義地向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一個突然的襲擊;生氣蓬勃的中國大革命就被葬送了。 從此以後,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國代替了光明的中國。 但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 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 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的廣大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保存了和發展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 被國民黨反動分子所拋棄的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由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分子繼承下來了。
到了日本侵略者打入東三省以後,中國共產黨就在一九三三年,向一切進攻革命根據地和紅軍的國民黨軍隊提議:在停止進攻、給予人民以自由權利和武裝人民這樣三個條件之下,訂立停戰協定,以便一致抗日。 但是國民黨當局拒絕了這個提議。
從此以後,一方面,是國民黨政府的內戰政策越發猖狂;另一方面,是中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呼聲越發高漲。 各種人民愛國組織,在上海和其他許多地方建立起來。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六年,長江南北各地的紅軍主力,在我們黨中央領導之下,經歷了千辛萬苦,移到了西北,並和西北紅軍匯合在一起。 就在這兩年,中國共產黨適應新的情況,決定並執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的完整的政治路線,以團結抗日和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為奮鬥目標。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學生群眾,在我們黨領導之下,發動了英勇的愛國運動,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⑹,並把這種愛國運動推廣到了全國各大城市。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國民黨內部主張抗日的兩派愛國分子——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聯合起來,勇敢地反對國民黨當局的對日妥協和對內屠殺的反動政策,舉行了有名的西安事變。 同時,國民黨內的其他愛國分子,也不滿意國民黨當局的當時政策。 在這種形勢下,國民黨當局被迫地放棄了內戰政策,承認了人民的要求。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了時局轉換的樞紐:在新形勢下的國內的合作形成了,全國的抗日戰爭發動了。 在盧溝橋事變的前夜,即一九三七年五月,我們黨召集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全國代表會議,這個會議批准了黨中央自一九三五年以來的新的政治路線。
從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這一個時期內,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 在這個時期內,日本侵略者的大舉進攻和全國人民民族義憤的高漲,使得國民黨政府政策的重點還放在反對日本侵略者身上,這樣就比較順利地形成了全國軍民抗日戰爭的高潮,一時出現了生氣蓬勃的新氣象。 當時全國人民,我們共產黨人,其他民主黨派,都對國民黨政府寄予極大的希望,就是說,希望它乘此民族艱危、人心振奮的時機,厲行民主改革,將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義付諸實施。 可是,這個希望是落空了。 就在這兩年,一方面,有比較積極的抗戰;另一方面,國民黨當局仍舊反對發動廣大民眾參加的人民戰爭,仍舊限制人民自動團結起來進行抗日和民主的活動。 一方面,國民黨政府對待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抗日黨派的態度比較過去有了一些改變;另一方面,仍舊不給各黨派以平等地位,並多方限制它們的活動。 許多愛國政治犯並沒有釋放。 最主要的是國民黨政府仍舊保持其自一九二七年發動內戰以來的寡頭專政制度,未能建立舉國一致的民主的聯合政府。
還在這一時期的開始,我們共產黨人就指出中國抗日戰爭的兩條路線:或者是人民的全面的戰爭,這樣就會勝利;或者是壓迫人民的片面的戰爭,這樣就會失敗。 我們又指出:戰爭將是長期的,必然要遇到許多艱難困苦;但是由於中國人民的努力,最後勝利必歸於中國人民。

人民戰爭

這一時期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移到了西北的中國紅軍主力,改編為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留在長江南北各地的中國紅軍游擊部隊,則改編為中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相繼開赴華北華中作戰。 內戰時期的中國紅軍,保存了並發展了北伐時期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的民主傳統,曾經擴大到幾十萬人。 由於國民黨政府在南方各根據地內的殘酷的摧毀、萬里長征的消耗和其他原因,到抗日戰爭開始時,數量減少到只剩幾萬人。 於是有些人就看不起這支軍隊,以為抗日主要地應當依靠國民黨。 但是人民是最好的鑑定人,他們知道八路軍新四軍這時數量雖小,質量卻很高,只有它才能進行真正的人民戰爭,它一旦開到抗日的前線,和那裡的廣大人民相結合,其前途是無限的。 人民是正確的,當我在這裡做報告的時候,我們的軍隊已發展到了九十一萬人,鄉村中不脫離生產的民兵發展到了二百二十萬人以上。 不管現在我們的正式軍隊比起國民黨現存的軍隊來(包括中央系和地方系)在數量上要少得多,但是按其所抗擊的日軍和偽軍的數量及其所擔負的戰場的廣大說來,按其戰鬥力說來,按其有廣大的人民配合作戰說來,按其政治質量及其內部統一團結等項情況說來,它已經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主力軍。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鬥的。 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有一個很好的內部和外部的團結。 在內部——官兵之間,上下級之間,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後勤工作之間;在外部——軍民之間,軍政之間,我友之間,都是團結一致的。 一切妨害團結的現象,都在必須克服之列。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有一個正確的爭取敵軍官兵和處理俘虜的政策。 對於敵方投誠的、反正的、或在放下武器後願意參加反對共同敵人的人,一概表示歡迎,並給予適當的教育。 對於一切俘虜,不許殺害、虐待和侮辱。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戰略戰術。 它善於按照變化著的具體條件從事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爭,也善於作運動戰。
在這個宗旨下面,這個軍隊形成了為人民戰爭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政治工作,其任務是為團結我軍,團結友軍,團結人民,瓦解敵軍和保證戰鬥勝利而鬥爭。
在這個宗旨下面,在游擊戰爭的條件下,全軍都可以並且已經是這樣做了:利用戰鬥和訓練的間隙,從事糧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產,達到軍隊自給、半自給或部分自給之目的,藉以克服經濟困難,改善軍隊生活和減輕人民負擔。 在各個軍事根據地上,也利用了一切可能性,建立了許多小規模的軍事工業。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還由於有人民自衛軍和民兵這樣廣大的群眾武裝組織,和它一道配合作戰。 在中國解放區內,一切青年、壯年的男人和女人,都在自願的民主的和不脫離生產的原則下,組織在抗日人民自衛軍之中。 自衛軍中的精幹分子,除加入軍隊和游擊隊者外,則組織在民兵的隊伍中。 沒有這些群眾武裝力量的配合,要戰勝敵人是不可能的。
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還由於它將自己劃分為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兩部分,前者可以隨時執行超地方的作戰任務,後者的任務則固定在協同民兵、自衛軍保衛地方和進攻當地敵人方面。 這種劃分,取得了人民的真心擁護。 如果沒有這種正確的劃分,例如說,如果只注意主力兵團的作用,忽視地方兵團的作用,那末,在中國解放區的條件下,要戰勝敵人也是不可能的。 在地方兵團方面,組織了許多經過良好訓練,在軍事、政治、民運各項工作上說來都是比較地更健全的武裝工作隊,深入敵後之敵後,打擊敵人,發動民眾的抗日鬥爭,藉以配合各個解放區正面戰線的作戰,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在中國解放區,在民主政府領導之下,號召一切抗日人民組織在工人的、農民的、青年的、婦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職業和工作的團體之中,熱烈地從事援助軍隊的各項工作。 這些工作不但包括動員人民參加軍隊,替軍隊運輸糧食,優待抗日軍人家屬,幫助軍隊解決物質困難,而且包括動員游擊隊、民兵和自衛軍,展開襲擊運動和爆炸運動,偵察敵情,清除奸細,運送傷兵和保護傷兵,直接幫助軍隊的作戰。 同時,全解放區人民又熱烈地從事政治、經濟、文化、衛生各項建設工作。 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動員全體人民從事糧食和日用品的生產,並使一切機關、學校,除有特殊情形者外,一律於工作或學習之暇,從事生產自給,以配合人民和軍隊的生產自給,造成偉大的生產熱潮,藉以支持長期的抗日戰爭。 在中國解放區,敵人的摧殘是異常嚴重的;水、旱、蟲災,也時常發生。 但是,解放區民主政府領導全體人民,有組織地克服了和正在克服著各種困難,滅蝗、治水、救災的偉大群眾運動,收到了史無前例的效果,使抗日戰爭能夠長期地堅持下去。 總之,一切為著前線,一切為著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國人民,這就是中國解放區全體軍民的總口號、總方針。
這就是真正的人民戰爭。 只有這種人民戰爭,才能戰勝民族敵人。 國民黨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它拚命地反對人民戰爭。
中國解放區的軍隊一旦得到新式武器的裝備,它就會更加強大,就能夠最後地打敗日本侵略者了。

兩個戰場

中國的抗日戰爭,一開始就分為兩個戰場:國民黨戰場和解放區戰場。
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失守後,日本侵略者停止了向國民黨戰場的戰略性的進攻,逐漸地將其主要軍事力量移到了解放區戰場;同時,針對著國民黨政府的失敗情緒,聲言願意和它謀取妥協的和平,並將賣國賊汪精衛誘出重慶,在南京成立偽政府,實施民族的欺騙政策。 從這時起,國民黨政府開始了它的政策上的變化,將其重點由抗日逐漸轉移到反共反人民。 這首先表現在軍事方面。 它採取了對日消極作戰的政策,保存軍事實力,而把作戰的重擔放在解放區戰場上,讓日寇大舉進攻解放區,它自己則“坐山觀虎鬥”。
一九三九年,國民黨政府採取了反動的所謂《限制異黨活動辦法》⑺,將抗戰初期人民和各抗日黨派爭得的某些權利,一概取消。 從此時起,在國民黨統治區內,國民黨政府將一切民主黨派,首先和主要地是將中國共產黨,打入地下。 在國民黨統治區各個省份的監獄和集中營內,充滿了共產黨人、愛國青年及其他民主戰士。 從一九三九年起直至一九四三年秋季為止的五年之內,國民黨政府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反共高潮”⑻,分裂國內的團結,造成嚴重的內戰危險。 震動中外的“解散”新四軍和殲滅皖南新四軍部隊九千餘人的事變,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內。 直到現時為止,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軍隊進攻的事件還未停止,並且看不出任何準備停止的徵象。 在這種情況下,一切污衊和謾罵,都從國民黨反動分子的嘴裡噴出來。 什麼“奸黨”、“姦軍”、“姦區”,什麼“破壞抗戰、危害國家”等等污衊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和解放區的稱號和斷語,都是這些反動分子製造出來的。 一九三九年七月七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宣言,針對著當時的危機,提出了這樣的口號:“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按照這些適合時宜的口號,我們黨在五年之內,有力地打退了三次反動的反人民的“反共高潮”,克服了當時的危機。
在這幾年內,國民黨戰場實際上沒有嚴重的戰爭。 日本侵略者的刀鋒,主要地向著解放區。 到一九四三年,侵華日軍的百分之六十四和偽軍的百分之九十五,為解放區軍民所抗擊;國民黨戰場所擔負的,不過日軍的百分之三十六和偽軍的百分之五而已。
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者舉行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了,國民黨軍隊表現了手足無措,毫無抵抗能力。 幾個月內,就將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廣大區域淪於敵手。 僅在此時,兩個戰場分擔的抗敵的比例,才起了一些變化。 然而就在我做這個報告的時候,在侵華日軍(滿洲的未計在內)四十個師團,五十八萬人中,解放區戰場抗擊的是二十二個半師團,三十二萬人,佔了百分之五十六;國民黨戰場抗擊的,不過十七個半師團,二十六萬人,僅佔百分之四十四。 抗擊偽軍的情況則完全無變化。
還應指出,數達八十萬以上的偽軍(包括偽正規軍和偽地方武裝在內),大部分是國民黨將領率部投敵,或由國民黨投敵軍官所組成的。 國民黨反動分子事先即供給這些偽軍以所謂“曲線救國”⑼的叛國謬論,事後又在精神上和組織上支持他們,使他們配合日本侵略者反對中國人民的解放區。 此外,則動員大批軍隊封鎖和進攻陝甘寧邊區及各解放區,其數量達到了七十九萬七千人之多。 這種嚴重情形,在國民黨政府的新聞封鎖政策下,很多的中國人外國人都無法知道。

中國解放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解放區,現在有九千五百五十萬人口。 其地域,北起內蒙,南至海南島,大部分敵人所到之處,都有八路軍、新四軍或其他人民軍隊的活動。 這個廣大的中國解放區,包括十九個大的解放區,其地域包括遼寧、熱河、察哈爾、綏遠⑽、陝西、甘肅、寧夏、山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 延安是所有解放區的指導中心。 在這個廣大的解放區內,黃河以西的陝甘寧邊區,只有人口一百五十萬,是十九個解放區中的一個;而且除了浙東 、瓊崖兩區之外,按其人口說來,它是一個最小的。 有些人不明了這種情形,以為所謂中國解放區,主要就是陝甘寧邊區。 這是國民黨政府的封鎖政策造成的一個誤會。 在所有這些解放區內,實行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全部必要的政策,建立了或正在建立民選的共產黨人和各抗日黨派及無黨無派的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亦即地方性的聯合政府。 解放區內全體人民的力量都動員起來了。 所有這一切,使得中國解放區在強敵壓迫之下,在國民黨軍隊的封鎖和進攻的情況之下,在毫無外援的情況之下,能夠屹立不搖,並且一天一天發展,縮小敵占區,擴大自己的區域,成為民主中國的模型,成為配合同盟國作戰、驅逐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國人民的主要力量。 中國解放區的軍隊——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軍隊,不但在對日戰爭的作戰上,起了英勇的模範的作用,在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項民主政策上,也是起了模範作用的。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表宣言,承認“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這一宣言,在中國解放區是完全實踐了。

國民黨統治區

國民黨內的主要統治集團,堅持獨裁統治,實行了消極的抗日政策和反人民的國內政策。 這樣,就使得它的軍隊縮小了一半以上,並且大部分幾乎喪失了戰鬥力;使得它自己和廣大人民之間發生了深刻的裂痕,造成了民生凋敝、民怨沸騰、民變蜂起的嚴重危機;使得它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不但是極大地減少了,並且變成了動員和統一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的障礙物。
為什麼在國民黨主要統治集團領導下會產生這種嚴重情況呢? 因為這個集團所代表的利益是中國的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階層的利益。 這些極少數人所形成的反動階層,壟斷著國民黨政府管轄之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切重要的機構。 他們將保全自己少數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抗日放在第二位。 他們也說什麼“民族至上”,但是他們的行為卻不符合於民族中大多數人民的要求。 他們也說什麼“國家至上”,但是他們所指的國家,就是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階層的封建法西斯的獨裁國家,並不是人民大眾的民主國家。 因此,他們懼怕人民起來,懼怕民主運動,懼怕認真地動員全民的抗日戰爭。 這就是他們對日消極作戰的政策,對內的反人民、反民主、反共的反動政策的總根源。 他們在各方面都採取這樣的兩面政策。 例如:一面雖在抗日,一面又採取消極的作戰政策,並且還被日本侵略者經常選擇為誘降的對象。 一面在口頭上宣稱要發展中國經濟,一面又在實際上積累官僚資本,亦即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的資本,壟斷中國的主要經濟命脈,而殘酷地壓迫農民,壓迫工人,壓迫小資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 一面在口頭上宣稱實行“民主”,“還政於民”,一面又在實際上殘酷地壓迫人民的民主運動,不願實行絲毫的民主改革。 一面在口頭上宣稱“共黨問題為一政治問題,應用政治方法解決”,一面又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殘酷地壓迫中國共產黨,把共產黨看成他們的所謂“第一個敵人” ,而把日本侵略者看成“第二個敵人”,並且每天都在積極地準備內戰,處心積慮地要消滅共產黨。 一面在口頭上宣稱要建立一個“近代國家”,一面又在實際上拚死命保持那個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的封建法西斯獨裁統治。 一面和蘇聯在形式上保持外交關係,一面又在實際上採取仇視蘇聯的態度。 一面同美國孤立派合唱“先亞後歐論”,藉以延長法西斯德國也就是延長一切法西斯的壽命,延長自己對於中國人民的法西斯統治的壽命,一面又在外交上投機取巧 ,把自己打扮成為反法西斯的英雄。 要問如此種種的自相矛盾的兩面政策從何而來,就是來自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社會階層這一個總根源。
但是,國民黨是一個複雜的政黨。 它雖被這個代表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階層的反動集團所統治,所領導,卻並不整個兒等於這個反動集團。 它有一部分領袖人物不屬於這個集團,而且被這個集團所打擊、排斥或輕視。 它有不少的干部、黨員群眾和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團員群眾並不滿意這個集團的領導,而且有些甚至是反對它的領導的。 在被這個反動集團所統制的國民黨的軍隊、國民黨的政府機關、國民黨的經濟機關和國民黨的文化機關中,都存在著這種情形。 在這些軍隊和機關里,包藏著不少的民主分子。 這個反動集團,其中又分為幾派,互相鬥爭,並不是一個嚴密的統一體。 把國民黨看成清一色的反動派,無疑是很不適當的。

比較

中國人民從中國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獲得了明顯的比較。
難道還不明顯嗎? 兩條路線,人民戰爭的路線和反對人民戰爭的消極抗日的路線,其結果:一條是勝利的,即使處在中國解放區這種環境惡劣和毫無外援的地位;另一條是失敗的,即使處在國民黨統治區這種極端有利和取得外國接濟的地位。
國民黨政府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缺乏武器。 但是試問:缺乏武器的是國民黨的軍隊呢,還是解放區的軍隊?中國解放區的軍隊是中國軍隊中武器最缺乏的軍隊,他們只能從敵人手里奪取武器和在最惡劣條件下自己製造武器。
國民黨中央系軍隊的武器,不是比起地方系軍隊來要好得多嗎? 但是比起戰鬥力來,中央系卻多數劣於地方系。
國民黨擁有廣大的人力資源,但是在它的錯誤的兵役政策下,人力補充卻極端困​​難。 中國解放區處在被敵人分割和戰鬥頻繁的情況之下,因為普遍實施了適合人民需要的民兵和自衛軍制度,又防止了對於人力資源的濫用和浪費,人力動員卻可以源源不竭 。
國民黨擁有糧食豐富的廣大地區,人民每年供給它七千萬至一萬萬市擔的糧食,但是大部分被經手人員中飽了,致使國民黨的軍隊經常缺乏糧食,士兵餓得面黃肌瘦。 中國解放區的主要部分隔在敵後,遭受敵人燒殺搶“三光”政策的摧殘,其中有些是像陝北這樣貧瘠的區域,但是卻能用自己動手、發展農業生產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糧食問題。
國民黨區域經濟危機極端嚴重,工業大部分破產了,連布匹這樣的日用品也要從美國運來。 中國解放區卻能用發展工業的方法,自己解決布匹和其他日用品的需要。
在國民黨區域,工人、農民、店員、公務人員、知識分子以及文化工作者,生活痛苦,達於極點。 中國解放區的全體人民都有飯吃,有衣穿,有事做。
利用抗戰發國難財,官吏即商人,貪污成風,廉恥掃地,這是國民黨區域的特色之一。 艱苦奮鬥,以身作則,工作之外,還要生產,獎勵廉潔,禁絕貪污,這是中國解放區的特色之一。
國民黨區域剝奪人民的一切自由。 中國解放區則給予人民以充分的自由。
國民黨統治者面前擺著這些反常的狀況,怪誰呢? 怪別人,還是怪他們自己呢? 怪外國缺少援助,還是怪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腐敗無能呢? 這難道還不明白嗎?

破壞抗戰

真憑實據地破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和危害了中國人民的國家的,難道不正是國民黨政府嗎? 這個政府一心一意地打了整十年的內戰,將刀鋒向著同胞,置一切國防事業於不顧,又用不抵抗政策送掉了東北四省⑾。 日本侵略者打進關內來了,倉皇應戰,從盧溝橋退到了貴州省。 但是國民黨人卻說:“共產黨破壞抗戰,危害國家。”(見一九四三年九月國民黨十一中全會的決議案)唯一的證據,就是共產黨聯合了各界人民創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國解放區。 這些國民黨人的邏輯,和中國人民的邏輯是這樣的不相同,無怪乎很多問題都講不通了。

兩個問題

第一個,究竟什麼原因使得國民黨政府拋棄了從黑龍江到盧溝橋,又從盧溝橋到貴州省這樣廣大的國土和這樣眾多的人民? 難道不是由於國民黨政府所採取的不抵抗政策、消極的抗日政策和反人民的國內政策嗎?
第二個,究竟什麼原因使得中國解放區戰勝了敵偽軍長期的殘酷的進攻,從民族敵人手裡恢復了這樣廣大的國土,解放了這樣眾多的人民? 難道不是由於人民戰爭的正確路線嗎?

不服從政軍令

國民黨政府還經常以“不服從政令、軍令”責備中國共產黨。 但是我們只能這樣說:幸喜中國共產黨人還保存了中國人民的普通常識,沒有服從那些實際上是把中國人民艱難困苦地從日本侵略者手里奪回來的中國解放區再送交日本侵略者的這種所謂“政令、軍令”,例如,一九三九年的所謂《限制異黨活動辦法》,一九四一年的所謂“解散新四軍”和“退至舊黃河以北”,一九四三年的所謂“解散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四年的所謂“限期取消十個師以外的全部軍隊”,以及在最近談判中提出來的所謂將軍隊和地方政府移交給國民黨,其交換條件是不許成立聯合政府,只許收容幾個共產黨員到國民黨獨裁政府裡去做官,並將這種辦法稱之為國民黨政府的“讓步”等等。 幸喜我們沒有服從這些東西,替中國人民保存了一片乾淨土,保存了一支英勇抗日的軍隊。 難道中國人民不應該慶賀這一個“不服從”嗎? 難道國民黨政府自己用自己的法西斯主義的政令和失敗主義的軍令,將黑龍江至貴州省的廣大的土地、人民送交日本侵略者,還覺得不夠嗎? 除了日本侵略者和反動派歡迎這些“政令、軍令”之外,難道還有什麼愛國的有良心的中國人歡迎這些東西嗎? 沒有一個不是形式的而是實際的、不是法西斯獨裁的而是民主的聯合政府,能夠設想中國人民會允許中國共產黨人,擅自將這個獲得了解放的中國解放區和抗日有功的人民軍隊,交給失敗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國民黨法西斯獨裁政府嗎? 假如沒有中國解放區及其軍隊,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還有今日嗎? 我們民族的前途還能設想嗎?

內戰危險

迄今為止,國民黨內的主要統治集團,堅持著獨裁和內戰的反動方針。 有很多跡象表明,他們早已準備,尤其現在正在準備這樣的行動:等候某一個同盟國的軍隊在中國大陸上驅逐日本侵略者到了某一程度時,他們就要發動內戰。 他們並且希望某些同盟國的將領們在中國境內執行英國斯科比⑿將軍在希臘所執行的職務。 他們對於斯科比和希臘反動政府的屠殺事業,表示歡呼。 他們企圖把中國拋回到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的國內戰爭的大海裡去。 國民黨主要統治集團現在正在所謂“召開國民大會”和“政治解決”的煙幕之下,偷偷摸摸地進行其內戰的準備工作。 如果國人不加註意,不去揭露它的陰謀,阻止它的準備,那末,會有一個早上,要聽到內戰的砲聲的。

談判

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和建設新中國,為著防止內戰,中國共產黨在取得了其他民主派別的同意之後,於一九四四年九月間的國民參政會上,提出了立即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成立民主的聯合政府一項要求。 無疑地,這項要求是適合時宜的,幾個月內,獲得了廣大人民的響​​應。
關於如何廢止一黨專政、成立聯合政府以及實行必要的民主改革等項問題,我們和國民黨政府之間曾經有過多次談判,但是我們的一切建議都遭到了國民黨政府的拒絕。 國民黨不但對一黨專政不願廢止,對聯合政府不願成立,即對任何迫切需要的民主改革,例如,取消特務機關,取消鎮壓人民自由的反動法令,釋放政治犯,承認各黨派的合法地位,承認解放區,撤退封鎖和進攻解放區的軍隊等等,也一項不願實行。 就是這樣,使得中國的政治關係處在非常嚴重的局面之下。

兩個前途

從整個形勢看來,從上述一切國際國內的實際情況的分析看來,我請大家注意,不要以為我們的事業,一切都將是順利的,美妙的。 不,不是這樣,事實是好壞兩個可能性、好壞兩個前途都存在著。 繼續法西斯獨裁統治,不許民主改革;不是將重點放在反對日本侵略者方面,而是放在反對人民方面;即使日本侵略者被打敗了,中國仍然可能發生內戰,將中國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獨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統一、不富強的老狀態裡去。 這是一個可能性,這是一個前途。 這個可能性,這個前途,依然存在,並不因為國際形勢好,國內人民覺悟程度增長和有組織的人民力量發展了,它就似乎沒有了,或自然地消失了。 希望中國實現這個可能性、實現這個前途的,在中國是國民黨內的反人民集團,在外國是那些懷抱帝國主義思想的反動分子。 這是一方面,這是必須注意的一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同樣是從整個形勢看來,從上述一切內外情況的分析看來,使我們更有信心地更有勇氣地去爭取第二個可能性,第二個前途。 這就是克服一切困難,團結全國人民,廢止國民黨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實行民主改革,鞏固和擴大抗日力量,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 希望中國實現這個可能性、實現這個前途的,在中國是廣大的人民,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民主派別,在外國是一切以平等地位待我的民族,外國的進步分子,外國的人民大眾。
我們清楚地懂得,在我們和中國人民面前,還有很大的困難,還有很多的障礙物,還要走很多的迂迴路程。但是我們同樣地懂得,任何困難和障礙物,我們和全國人民一道一定能夠加以克服,而使中國的歷史任務獲得完成。 竭盡全力地去反對第一個可能性,爭取第二個可能性,反對第一個前途,爭取第二個前途,是我們和全國人民的偉大任務。 國際國內形勢的主要方面,是有利於我們和全國人民的。 這些,我在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們希望國民黨當局,鑑於世界大勢之所趨,中國人心之所向,毅然改變其錯誤的現行政策,使抗日戰爭獲得勝利,使中國人民少受痛苦,使新中國早日誕生。 須知不論怎樣迂迴曲折,中國人民獨立解放的任務總是要完成的,而且這種時機已經到來了。 一百多年來無數先烈所懷抱的宏大志願,一定要由我們這一代人去實現,誰要阻止,到底是阻止不了的。

黨的政策

上面,我已將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兩條路線,給了一個分析。 這樣的一個分析是完全必要的。 因為在廣大的中國人中​​間,至今還有很多人不明白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具體情況。 在國民黨統治區,在國外,由於國民黨政府的封鎖政策,很多人被蒙住了眼睛。 在一九四四年中外新聞記者參觀團來到中國解放區以前,那裡的許多人對於解放區幾乎是什麼也不知道的。 國民黨政府非常害怕解放區的真實情況洩露出去,所以在一九四四年的一次新聞記者團回去之後,立即將大門堵上,不許一個新聞記者再來解放區。 對於國民黨區域的真相,國民黨政府也是同樣地加以封鎖。 因此,我感到我們有責任將“兩個區域”的真相盡可能使人們弄清楚。 只有在弄清中國的全部情況之後,才有可能了解中國的兩個最大政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政策何以有這樣的不同,何以有這樣的兩條路線之爭。 只有這樣,才會使人們了解,兩黨的爭論,不是如有些人們所說不過是一些不必要的,不重要的,或甚至是意氣用事的爭論,而是關係著幾萬萬人民生死問題的原則的爭論。
在目前中國時局的嚴重形勢下,中國人民,中國一切民主黨派和民主分子,一切關心中國時局的外國人民,都希望中國的分裂局面重趨於團結,都希望中國能實行民主改革,都願意知道中國共產黨對於解決當前許多重大問題上所持的政策。 我們的黨員對於這些,當然更加關心。
我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歷來是明確的,八年的戰爭考驗了這些政策。 我們的大會應該對此作出結論,作為今後奮鬥的指針。
下面,我就來說明我們黨在為解決中國問題而得出的關於重要政策方面的若干確定的結論。

6評價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處在最後勝利的前夜,中國面臨光明還是黑暗的兩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轉折關頭,毛澤東在七大的這篇政治報告中對此作了精闢的回答。 報告首先闡明中國人民的基本要求是走民主與團結的路線,打敗侵略者,建設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國家,在形勢的發展有利於實現這一基本要求時,必須在我黨的領導下,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提出了黨在整個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一般綱領和具體綱領,主張廢止國民黨一黨專政,在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後,建立一個以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為基礎而在工人階級領導之下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盟的國家製度,即新民主主義國家製度;明確肯定在中國祇有經過新民主主義才能達到社會主義,沒有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新式資產階級的徹底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社會主義 ,那隻是完全的空想;論述了加強黨的建設,為實現黨的偉大政治任務而鬥爭,要求全黨發揚理論聯繫實際、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繫以及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 這篇文章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和政策,闡明新民主主義國家政權性質、政權組織等新民主主義國家學說,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的學說。

7意義

毛澤東1945年4月2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政治報告。 總結了抗日戰爭八年的歷史經驗和抗日解放區建設經驗,全面闡述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國家學說。 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在《論聯合政府》中,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的國際和國內形勢。 總結了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的兩條不同抗戰路線鬥爭的歷史,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綱領和政策,進一步指明了新、舊民主革命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 在論述中國共產黨的具體綱領時,毛澤東說明了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工人階級領導下的統一戰線的民主聯合政府的必要性與具體步驟。指出,為實現這個戰略任務,黨的政策的中心環節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 毛澤東論述了發展工業與建立統一的民主聯合政府之間的關係。 還論述了發展文化教育和建設知識分子隊伍的重要性。 指出為了建設新中國,需要有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師、人民的科學家、 工程師 、技師、醫生、 新聞工作者、著作家、文學家、 藝術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 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經驗,提出了黨的新的工作作風主要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認為這些作風是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論聯合政府》在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鬥爭的重要時刻,總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經驗,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 [2]  
參考資料
詞條標籤:
書籍  歷史事件  歷史  歷史書籍  公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